最近,我们在幼儿园里给大班孩子们准备了一个元宵节的活动——“大班吃元宵”,让孩子们感受传统节日的气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不过,这次活动的反思也让我们对准备教案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本次活动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意义及相关文化知识,增强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受。此外,活动将通过亲手制作元宵和品尝节日美食等教学形式,提高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交交往技能。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口腔卫生意识、细小肌肉的训练等。
首先,为了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和兴趣,我们在教学中通过亲身讲解、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介绍中秋节的起源、习俗、节目等相关文化知识;然后,我们教给孩子们如何制作元宵,并引导他们动手制作;最后,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丰盛的节日美食——元宵,邀请孩子们一起品尝。
在教学反思中,我们发现了本次活动准备教案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1. 教学资源准备不充分。我们发现提供的教材不够详细,教学资源也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兴趣点和接受程度。
2. 活动安排过于匆忙。因为时间的安排过于紧凑,导致制作元宵的时间很短,孩子们不能充分发挥创意。
3. 对孩子们知识点的考察不够全面。虽然我们讲解了中秋节的起源和由来,但孩子们对于中秋节陪伴亲人的意义和文化背景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1. 加强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增加教材、创新教学形式,拓宽教学资源,也许可以引入更多的中秋节原始文化,对孩子们进行互动、探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 加长授课时间,让孩子们有更多时间制作元宵并发挥想象,也可以互相分享心得。
3. 增加交流互动的环节,鼓励孩子们团队协作,多角度地参与活动,使孩子们对中秋节的深度认知,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这次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反映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的思想,并且在实际操作中找到更好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培养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更多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