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赶着吃团圆饭,然后一起看春晚,其实这进程还没有完事,因为吃完饭后还有一件跟春节相关的重要事项:吃元宵。在中国,元宵被称为"汤圆",多数在团圆节这一天食用,但是它在每年的正月十五都有重要的地位,这一天人们特地过来吃元宵,这个习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汤圆是一种传统的汉族甜品,形状像饺子,其馅料是各种不同种类的甜味儿。汤圆也叫元宵,因为它是正月十五的必备食品,而每年的这个时间点是古代农历的第一个月圆日,叫元宵节。相传,在汉武帝时代,把汤圆作为祭品来向其他神明祈求一年的平安和丰收。汤圆的样子很类似于月亮,成为元宵节庆祝活动的象征之一。
团圆是中国春节最重要的一个主题,也是"汤圆"文化的核心。"元宵"的粘在一起的意识,在文化中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团圆。在很多家庭,大家之间相互分享元宵也意味着希望团圆洋溢在未来一年之内。另外,元宵也象征着一切美好事物的取得,所以大年夜吃元宵的文化不仅仅是为了感受浓烈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寓意着富有、吉祥、幸福、健康等.
制作汤圆非常简单,主要的原料有糯米粉和水,以及不同的馅料——糖、花生、豆沙、水果等等。首先把糯米粉加入温水,搅拌成团,然后把它揉成光滑的面团。面团切成若干小块,搓成小圆球。将馅儿手工揉成圆形,放在糯米粉球中间,然后把球捏成一个小圆饺子形状。将汤圆放在沸水中煮熟,至到浮起就可以吃了。
在中国春节期间,元宵不仅是一道美味的小吃,同时也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团圆和美好愿望。吃汤圆的习俗已经继续了数千年。大年夜吃元宵,感受浓烈的中华传统文化,也祝福家人美好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