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君不见青青河畔草-诗词君不见青海头

zydadmin  16

将进酒·君不见青青河畔草

李白的《将进酒》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性豁达、不拘一格的仙人形象,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豁达态度。然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想要讨论《将进酒》之外的另一首诗,那就是《君不见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

这首诗的开篇就是“君不见”,可能是受到《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启发。但是接下来的情景描写,却与《将进酒》中场景的花魁娘子、葡萄酒、竹枝词等没有联系。于是我们看见草地和河畔,与清新、宁静、自然有关。

“青青河畔草”,非常简单,但颇具画面感。诗中的草色,也与其余的田园诗颇有类似之处。只是,这里没有牛羊,没有三五好友,没有亭台楼阁,却有草枝轻摇,有风儿吹拂。

西风落叶下长安

文章的下一句是:“李白的酒,也曾流传到了长安。”我们不难联想到多少文人墨客在长安,留下了多少传世的美文佳作。而李白的酒,既可能是真实的酒,也可能是铺天盖地的创作热情——它的传播不在当场的饮用,而在后代一首首醇美的诗篇中自然而然地流传。

这里,作者大概不想太过深刻地讨论文学的意义,只是作为一个巧合来描写了李白。它也反过来说明,那个时代的李白,是值得后人传颂的李白。他的诗歌不是任意的发泄,而彰显出他的人生态度——“人生得意须尽欢”,“举杯邀明月”,“长歌当哭”,“饮一杯复一杯”,“壮志饥餐胡虏肉”,“天生我才必有用”……他写下了他想要表达的一切情感和思想。

纵使晴明无雨色

在《将进酒》中,李白用狂饮来麻痹自己的心灵寂寞,用欢笑来逃避人生的无奈;而在这篇诗中,他又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亦难离也无情”。李白很清楚,风光依旧,但他已经离开了。这不仅是对自己写作生涯的回忆,还是一种对生命的感慨——“即使我不在,也要为我唏嘘一番”。

一切都很明朗,一切都一针见血。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这是一篇诗中的诗。在李白的诗中,牵扯到的人物不在少数:有李白自己,有他的玩伴、亲朋好友,有无法忘却的历史人物,和虚构的道士、仙子。所以,能够引起全文名句——“君不见”——的,着实不多。

这次,他说到了“高堂明镜”,又提到了“白发”,珠连璧合之下,显得那么忧伤。李白以作者的身份说这句话,意味着他开始介入了整个诗歌“宇宙”的视野,试图用自己的心理状况来推敲人类的人生道路。

朝如青丝暮成雪

最后一句才是全诗的点题之笔:“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仿佛前言宣告了庄严的主题,我们又被拉回了柔和的风光之中。但是,句首的“朝如青丝暮成雪”,跟“白发”的意境显然相呼应,在心理上产生了呕吐的转化。不再是轻风拂过草地了,而是青春悄然随时。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生的珍贵和意义。

喜欢李白的诗人,多半是因为他的豪放、飘逸和慷慨。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他的诗中,藏着无限细腻、纤介和无限悲壮。李白性格豁达,他的诗也自然是多元的,既有悬崖峭壁,也有平缓略带些许沉郁的泉水、山林和青草。在《君不见青青河畔草》这样简洁而充实的小诗里,我们可以拾到李白不断跋涉、内心燃烧的火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lzdww.com/read-125015.html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