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愁,是一个掌握在人生某个转折点上的魔咒,让梦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在离愁的笼罩下,似乎所有的美好事物都变得无足轻重,身边的人和事也仿佛被遥远的时空远远隔开。各个历代的诗人对离愁的写作层出不穷,令人流连忘返。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描述离愁的诗句。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给儿子杜预的《赠儿》中的一句。离别之痛,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的。在杜甫看来,诗人为人父母,更应该更加勤奋地为子女之义尽,为此他感叹道:“连儿带女向天涯,征途次第夜如霞。所嗟长安忆凭栏,离家千里赴嘉峪。离愁万点成海状,待哭已无多愁。吾赠长江一叶舟,送归洛城无此愁。”可见身为父亲的痛苦。
南宋朱熹在《临江仙·满江红》中写道:“如今休去爱山山不在,休去爱水水无情。晴雨愁云湿,山川愁月暗。何时经历,何时东飞,华发北风凉。”这首词写的是作者旅居异乡,怀念家乡之忧郁。离愁之下,再美的事物都变得阴沉、无趣。每当晴雨交替、山和河湾都犹如刻骨铭心地刻印在记忆里,让人惆怅起来。
在唐代王之涣的诗中,“离愁似减非增,春色已多惆怅,泪痕点点梨花雨,别有一番风致。”杨振中先生在解释这首诗时说,离愁似乎是能减轻的,当然,这种减轻未必是真实的,与之相伴的是心灵的折磨。春光常常被认为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而在离愁笼罩下的春日里,一切都显得黯淡无光,甚至造成某种讽刺的效果。
这是元代著名诗人杨亿在《次北固山下》中的一句,写的是诗人离家远行,回想起家人和故乡的场景。于是在这种思念之下,一切都化作了梦境,虽然痛苦,却又恍若隔世。然而生活终究会继续,诗人所在的城市里依然有家家户户在准备庆祝或者宴请,无论是谁的笙歌之声,都传来了无言的寂寞。
这是苏轼《江城子·满庭芳》中的一句。在被流放贵州的时刻,苏轼写出了这首近乎婉转的抒情诗。在霜天寒夜中,他看到窗外到处都是盛开的花朵,仿佛所有的喜悦都能在这保留。然而,这里是他的离愁之所,过早的花朵与离愁成为映衬。
明代文人杨慎曾这样表达离愁的刻骨魔力:“离愁若水,别恨长河畔。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彼无穷。我阻止不住眼泪汪汪,负你千言万语与世古论。”长河之水自古以来就是离别和思念的象征,水是离愁,我是别恨,在江河的畔觅寻联系。
这是唐代杜牧《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句。写的是离别的心情,其中离愁的滋味仿佛化作真实的人形,走进了诗人的梦中,让人在熟悉与陌生之间摇摆不定。时间无情,偏偏留下这无尽的离愁。
离愁在所有的感叹中显得那么特殊与惆怅,它让人想起悲欢离合和岁月沧桑。诗人用最优美的语言,体现出离愁的不同形态,从而使读者在感受到中国文学情怀的也也感悟到了离愁的千古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