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唐代李白的经典名篇《静夜思》,从字面上讲,这首诗没有太多关于“收获”的内容,但是诗中朦胧的月光和思念故乡的感觉,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收获的季节。当我们在这个宁静的夜晚仰望明月,我们不禁会回想过去,思考自己过去一年的收获和成果。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代诗人朱庆馀的《春望》写出了脆弱的人类与荒芜世界的对比。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并没有描述收获的场景,但当我们思考到那些荒原上的绿色点点,那些脆弱的小花,那些不断生长的小草,我们就能体会到生命的力量和收获的喜悦。春天是新生命的季节,新的希望和生命从死寂的土地中冒出,这也是我们应该感谢和庆祝的时刻。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代王之涣的名篇《登高》描述了站在高台上俯视整个大地的感受。能够从高空俯瞰,我们可以看到季节更替,生命成长和收获的变化。无论是落叶凋零,还是河水的起伏,这些都是生命和收获的循环。站在高处,我们更能欣赏到生命的多姿多彩,更能感受到丰收的欢欣。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代白居易创作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描述了荒原上的草木生命的生死循环。作为古老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草木的生命、成长和死亡是包含在大自然的循环中的。然而,正如这首诗所述,荒原上的生命从不死亡——在每个秋冬季节的凋零后,它们会在春夏季节的生机勃勃中再度重现。荒原上的生命之舞是丰收的预兆,从生命的不朽中体验到收获的欢乐。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写出了春季的景象和节日气息。花开犹如收获,晚春的河水温暖湾曲,到处是新鲜的生命和收获的活力,与这些活力相配,食欲和乐趣随之而生。想象下一群人在扬起银汤、惊鸟和豪爽之词的集市里享受丰收,这一切都是春季收获的庆祝。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杜牧的名篇《清明》描述了在清明时节寻找牧童的经历。清明节是收获的重要日期,而杏花村也是源自《诗经》“桃之夭夭”中的位置。这个小村庄唤起了一旁的牧童自豪,也提醒了行人切勿忘记生活的本质。春天总是带着收获的气息,在这里,我们不再是自己的主人,而是土地和自然的仆人,需要自然的力量才能继续生活和奋斗。
最后的总结
以上是古代一些脍炙人口的描写收获的诗作,诗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历史学派面对收获抒发自己的感受。无论是崇高的登高感受或恬然的夜晚,无论是脆弱的荒原或璀璨的春天,这些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收获的美好在自然中的宏伟体现,更引领我们去思考我们的成长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