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外斜阳外,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诗出自唐代杜牧的《登高》。描述的是登高望远,眼前的黄河奔腾而来,山外的夕阳余辉映照在黄河水面上,如同天上降下来的一条银河。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北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边关要塞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关隘。从唐朝开始,雁门关就被赋予了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了唐朝边疆防线上的“钥匙”。
雁门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就在此修筑了城垣和城门,成为了北方边陲重要的关隘之一。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在雁门关修筑了城垣和城门,使得这个关隘的地位更加重要。
随着历史的发展,雁门关被多次修建和加固,关内修建了官厅、兵营等建筑,关外则修建了烽火台、城墙等防御设施。直至元朝、明朝时期,雁门关被历代皇帝视为重要的边防屏障,并在此设立了把守和防御军队。因此,雁门关在历史上也曾经历过多次战争与防御。
作为一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相结合的景点,雁门关吸引了无数诗人的到来。唐代杜牧、白居易、贾岛等文学巨匠都曾经在此留下了名篇佳作。
除了杜牧的《登高》,白居易的《望雁门山》、李贺的《夜泊牛渚怀古》等诗歌也记载了这个关隘的历史与壮丽。这些诗篇以婉约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雁门关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也深刻表达了诗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和思考。
雁门关已经成为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关内保存了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文物,如飞虎楼、官厅、拜殿、羊城楼、五老峪棧道等。
雁门关的自然风光也十分迷人,山清水秀、云卷云舒、空气清新。登高望远,俯视关外的山谷沟壑,可以领略到北方辽阔的美景和山川伟岸,深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壮观瑰丽。
雁门关作为一处中国历史文化名胜,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遗迹,也拥有自然风光和旅游资源。古人有“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四时美景雁门关”的诗句来描绘这个绝美的地方,今人欣赏这个善于变幻的自然山川,也一如既往地为它赞叹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