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造”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迈入百亿票房俱乐部,成为全球影史首部在单一市场突破100亿元人民币(约14亿美元)的动画电影。截至2月13日19时,《哪吒2》累计票房(含预售及海外票房)突破100亿元大关,稳居中国影史票房榜首,并跻身全球影史票房前17位、动画电影全球票房前3位,成为全球首个达成此成就的非好莱坞影片。
业内认为,百亿票房的突破,标志着国产动画产业已具备更强的全球竞争力,也为未来中国动画更进一步提供新的可能性。
《哪吒2》背后“四川造”团队的匠心与创新,为这场文化盛宴注入独特的地域基因。电影中,四川基因无处不在:太乙真人的“川普”、石矶娘娘“留得青山在”的豁达台词,乃至角色设计中都融入四川人乐观坚韧的精神特质;宜宾翠屏区凭借“中国哪吒文化之乡”的底蕴,文旅消费被全面激活;成都金融城双子塔的哪吒巨型手办、环球中心10米高人形立牌,更让成都成为粉丝争先打卡的哪吒“痛城”。
百亿票房背后,离不开四川成熟的产业生态。电影制作团队可可豆动画扎根成都高新区,联合墨境天合(成都)、千鸟动画、炬煋文化等数十家本土企业,耗时5年完成1900余个特效镜头。其中,“哪吒重生”等名场面更由四川团队主导。细数《哪吒2》演职人员名单,从川籍导演、制片人到“川影”“川传”师生,几乎清一色的“全川阵容”。更功不可没的,是地方政策的支持。《哪吒2》片尾特别鸣谢的“四川省重大文艺扶持项目”,背后是四川真金白银打造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出台人才扶持政策,为影视创作提供资金、技术、推广的全链条保障,铺就了让创作者恣意生长的沃土。
《哪吒2》的成功,不仅是中国电影的骄傲,更是全球电影市场格局的重塑。目前,影片已启动北美、日韩、中东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发行计划,中东市场更将其视为“东方文化输出的范本”。影片中,中式美学与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亦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三星堆青铜人像衍生的结界兽、川剧鼓点与打斗节奏的呼应、以川西民居飞檐为灵感的龙宫建筑等,种种细节,不仅让全球观众领略到中华文化的深邃,更打破了“好莱坞式特效垄断”的刻板印象,其文化穿透力远超技术成就本身。知名影评人谭飞指出,《哪吒2》的出圈并非偶然,而是站在中国电影“巨人的肩头”,久久为功、厚积薄发的成果。“《哪吒2》的票房奇迹,是观众一票一票垒起来的,这证明观众依然热爱电影,也证明中国电影工业与文化软实力已相当成熟。作为中国首部破百亿的影片,《哪吒2》注定是全球影史上里程碑式的存在。”
从“哪吒闹海”到“文化出海”,《哪吒2》的百亿征程,不仅是中国动画的技术突围,更是一场文化自信的全球宣言。当四川的“松弛感”与哪吒的“反叛精神”交织,当成都的文创产业园与海外制片厂比肩,这场票房狂欢已超越数字本身——它标志着中国故事正以更鲜活的方式走向世界。而四川,正是这场革新的发源地之一。《哪吒2》的成功证明,地方色彩与民族美学,同样能让电影艺术在世界舞台闪光。(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云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