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结题报告
摘要:
本文以自己参与学校省级课题《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下的《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子课题的研究中,通过自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为依据,从课题的提出、课题的涵义、措施和策略(探究出把握小组合作的恰当时机:在新课导入时、在学生“愤然”之时、学生意见不统一时、解答开放性问题时、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学生“众说纷纭”时)、实验成果等多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在研究中的实践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把握 小组合作学习 恰当 时机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小组合作在我们的教学中还不普遍,如果有合作学习的现象也是表面形式的,还没有落到实处,只是走过程。由于教师认识的不足及操作层面上对学生缺少有效的指导,很多合作学习被完全“形式化”、“手段化”、“机械化”。那么,如何让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内质,获得实效呢?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信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以达到共同解决问题,掌握新知识的效果。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了“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的实验课题。
心理学家们一再强调,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学习时机,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同样在合作学习中,我们教师也要巧妙的捕捉学生的合作学习时机。开展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盲目滥用。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像内容简单,一目了然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像知识密集的内容,需要教师精讲的内容,都不能合作来完成。所以合作学习内容的确定需要教师慎重考虑,精心设计。首先每一个合作学习内容的确定,都要创设一个合理的问题情境,这个内容对与学生来说必须是一个新情境,他们不能立即解决,但他们可以凭借以前的知识经验起步:其次,这个内容的表达易于学生通过语言来交流;还可以对一些值得争辩的问题用合作竞赛的形式去解决。总之,合作学习必须根据需要进行。就一堂课而言,也有许多环节可引入合作学习。
二、课题的涵义:
合作学习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把全班学生按一定的方法平均分成若干“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或“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小组。教学过程的大部分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安排讨论要恰到好处。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即在学生 “愤悱”之时组织讨论;在出现典型错误时组织讨论;对易混易错的知识组织讨论;在重点和难处,组织讨论;在学生都急于表达(发言),而一个老师难以满足众多学生的愿望时,安排学生在组内交流,完善自己的想法或做法。通过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目的。
三、措施和策略:
1、把握时机
经过近二年来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我们认为把握小组合作学习时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如何适时的把握合作学习时机,使其获得实效呢?下面就自己在我校研究的小组合作学习之把握小组合作的恰当时机的子课题的研究中得到的以下想法,与大家共勉:
(1)小组合作可以选在新课导入时。“新课导入”这一环节往往由教师一言概过,提示新知。但如果适时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则显得形式上较活泼,学习兴趣也容易被激发。
思维始于疑问,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索。例如学习“平行线”时,首先利用生动的电视画面把学生带进这样的故事画面:一条前宽后窄的道路上飞驰着汽车,一会儿路就堵塞了。这时,问题:路为什么会堵?如果你是设计师如何设计道路?让学生小组讨论,这样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兴趣,有能创设悬念,使学生自然产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2)小组合作学习应选择在学生“愤然”之时组织讨论。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节时,拓展题里,要学生数一数这个图形到底有几个角? 有的学生说是7个,有的学生说是8个个,还有的学生说有5个……。学生都坚持自己的答案,谁都认为自己是对的,等待老师说谁对谁错,这时,教师把握时机,要小组的同学合作来数数看,一共有几个角?学生都想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带着愤然,同时也带着自信进入合作学习之中,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3)应选择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进行合作学习。如在教学《找规律》这节课时,课件演示一朵红花,两朵黄花,三朵紫色的花,再一朵红花,两朵黄花,三朵紫色……,问学生第28朵是什么颜色的花?有的同学说紫色,有的同学说红色,还有的说是黄色。答案不一,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课堂顿时乱了。此时,教师把握时机,让大家在小组里和同学们一起商量商量来完成。这样不仅给每个同学一次发言的机会,也让学生经历合作的过程,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