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读后有感-读(终身成长)有感1500字

zydadmin  48

读完《终身成长》1500字的感想

从思维的角度看成长——《终身成长》读后感1500字;

1.写在前面。

最近看了《终身成长》,感觉感官上可能更鸡汤,但我觉得作为一个追求进步的年轻人,其实可以仔细读一下里面表达的两种思维方式。

《终身成长》这本书其实是对固定思维和成长思维的区分,本文作者提倡的是成长思维。

2.那么如何区分这两种思维呢?

固定思维认为看到的东西是不可改变的。这种思维的人,会渴望一遍又一遍的证明自己。成长思维认为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培养的。我个人认为作者描述的固定思维其实很极端,文章描述的是一种非常固定不变的思维方式。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有这个天赋的时候,他就会表现出来。如果他没有天赋,他就不会表现出来。况且考虑到努力不是很有效果,思维固定的人其实到了那个层次也就认可了。

我觉得大部分人其实都是成长和固定思维的结合,很少有人单纯有某一种思维,更多的人可能更喜欢两种思维方式中的哪一种。

3.固定思维有什么坏处吗?

思维固定的人往往会给自己设限。比如,当他们认为自己的智商到了一定水平,就认定努力改变不了这种状态,于是放弃努力。同时,有这种思维的人又乐于向别人展示自己熟练的技能,这就使得自己的缺点很难继续发挥。(所以看起来他们是应该不断练习自己的长处,还是适当弥补自己的短处,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我突然想到,中国有些人相信“算命”。假设“命运”确实是命定的,是算命先生推算出来的,难道这种思维真的不能改变吗?如果你有一个固定的思维,同时相信“天命”,你可能会忠于现状而不求改变。

4.有成长思维的人真的能成功吗?

作者高度重视成长思维。那是不是说有成长思维的人就会成功,或者说有成长思维的人只要努力就会比有固定思维的人更优秀?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具有成长思维的比较好的比较对象是时间线前端的自己,而不是同一时间段的其他人。比如下图所示,思维固定的人的天赋或才能远远优于思维增长的人。虽然后者在不断努力追赶,但在有限的生命中,可能仍然无法超越前者。但是如果我们看看自己的生活,这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为通过自己的努力,现在的自己和以前的自己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注意,这不是鸡汤,但我觉得这是一种真正的人生哲学。让自己总是和以前的自己比较,反思自己是否在成长,是否在进步。这才是成长思维的真谛。

5.这本书启发了我们什么?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启发就是让我们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别人和自己。

首先,我们要把自己的能力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向上的过程。如果我们用固定的思维来看待自己,那就是一个静态的自己,因为我目前有多少,我的能力和水平就会是一样的,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而且,因为我们认为努力是没有用的,也因为我们想给大家展示一个更完美的自己,所以我们可以减少尝试的次数,避免犯错。只有百分百的自信,才会去争取。有时候我们会在身边看到这样的人。他们很优秀,但是他们活得很累,因为他们总想把最好的车贡献给大家。他们受不了别人的批评。比如芒果TV之前一期节目中歌手退出总决赛,其实就是思维定势的体现,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输不起”。

所以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我们只关注自己的成长,因为每个人的成长步伐都不一样。我们首先要确定自己在成长,然后再去思考如何提高成长率。如果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是不想表现出来,还是只表现出自己现在能做的?那么谁来给我们机会去做我们想做却不会做的事呢?所以固定思维转化为成长思维,成长思维认为犯错是不可避免的,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不要害怕犯错,去尝试,你学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另一种是用动态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我们可能会惊讶,以前自卑,或者在某些方面没有优势的同学,突然有一天大放异彩。这就是我们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别人的结果。如果我们是动态的,动态的看待别人,我们会正常的接受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向别人学习,索取他们的优点,让自己更好的成长。

这里先说感情,包括友情和爱情。其实为什么很多一开始很好的朋友或者恋人最后都不幸福呢?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同步,就是增速不一样。不管是一个在成长,一个还在,但是两个都在成长,但是一个成长的太慢,其实都会导致两个人从同一起跑线到时间的积累有一环的情况。

6、结束

我发现这类外文书籍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喜欢用案例来证明自己的思想和想法。也许中心思想是区分两种思维,而且是主张成长的思维,但是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作者会举很多例子来说明。“非暴力沟通”,“少有人走的路”...等等都是一个风格。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lzdww.com/read-24373.html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