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 杜甫-登岳阳楼 唐诗

zydadmin  36

杜甫在岳阳楼_唐诗在岳阳楼

《登岳阳楼记》是杜甫创作并入选《唐诗三百首》的名篇。

作者:杜甫

以前听说洞庭湖气势磅礴,今天的愿望终于登上了岳阳楼。

浩瀚无垠的湖面撕裂了吴楚,仿佛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我的朋友和亲戚都没有消息。我又老又病,在一条船上漂流。

北境城门之战又开始了,我隔着栏杆看着哭了。

[评论]

洞庭水:洞庭湖。今天,它是长江南岸湖南北部的中国第二淡水湖。

岳阳楼:岳阳市的西门,面对洞庭湖。现在湖南省岳阳市,紧邻洞庭湖,是一个旅游胜地。

吴楚:春秋时期的国名,位于今天的湘、鄂、赣、皖、苏、浙一带。

Chè (Chè):除法,这里引申为除法。洞庭湖分割了广阔的吴楚。Kun (qián kūn)日月(一个“夜”)漂浮:太阳、月亮、星星和大地日夜漂浮在洞庭湖上。据朱卷三十八曰:“湖阔五百余里,日月出没。”坤:原指天地。这里指的是太阳和月亮。

干日月浮:太阳、月亮、星星、大地日夜漂浮在洞庭湖上。据朱卷三十八曰:“湖阔五百余里,日月出没。”

没有消息:一点消息都没有。字:这里指字母。

老:杜甫57岁,患肺病,风痹,右耳失聪。有一只孤独的小船:只有孤独的小船漂浮不定。这位诗人在船上度过了晚年。这句话讲的是杜甫的一生。

荣(róng)马关山北:北部边境战事再起。当时吐蕃入侵宁夏灵武和陕西周宪(bρn),朝廷震动,急忙调兵抗敌。马骏:马骏指的是军事、战争和战争。今年秋冬,吐蕃再次入侵陇右、关中地区。

轩:靠在落地窗前。眼泪流:眼泪忍不住流。嗅:眼泪鼻涕,偏义复义,即眼泪。

[评论]

杜甫(712-770)是中国唐代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和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三年(公元768年)。这是正月,诗人和他的妻子离开夔州峡,漂流到荆襄,住在岳阳县岳阳楼每年。诗人登上岳阳楼,望着汪洋大海中的洞庭湖,触景生情,很受伤,所以写下了这首诗。

我早就听说过洞庭湖,现在我终于爬到了这个塔上。第一副对联的第一句和第二句联系紧密,表示时间、动作、地点。因为“昨天”是“听说的”,“今天”是在“上面”。从时间和动作来看,前后有着密切的关系。“洞庭水”出“岳阳楼”。“楼”在“水”的旁边。只有爬上“楼”,才能看到“水”。两者密不可分。这两句话说明诗人过去就听说过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心中早就向往。今天,爬楼不是一个突兀的举动,而是实现了他的旧愿,字里行间藏着喜悦。另外,第二句是重点之笔。

东有吴国,南有楚国,可以看到天地无尽飘。登上岳阳楼,眼界顿时开阔了,洞庭湖的全貌顿时展现在诗人面前。过去的谣言是真的,多么壮丽的景象!好像一下子就把东吴和南楚的土地给分裂了。湖的汪洋浩瀚,似乎包容了整个宇宙。就连天、地、日、月都像白天黑夜一样漂浮在水面上。这是全篇仅有的两句描写风景的话。诗人以巨笔聚焦吴楚辽阔的地理位置,从乾坤宇宙的苍茫空落笔,把洞庭湖的雄奇壮阔气象一目了然地描绘出来。尤其是“一穴”和“浮”两个动词的使用,更是为洞庭湖的浩瀚壮阔画出了一幅画卷,可谓点石成金,韵味十足。这两句诗的成功,不仅在于诗人的文笔高明,更在于诗人的胸襟宽广,气度轩昂。

但是亲戚朋友都没有给我消息,我又老又病,独自一人和我的船在一起。当诗人沉浸在洞庭湖的迷人景色中时,他不自觉地从如画的湖水中回忆起自己现在的不幸。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中,他是那么的可怜和渺小。这些年来,他四处漂泊,亲朋好友都在远方,杳无音信,这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孤独。现在他年老多病,孤身一人。只有这只孤舟,在这无尽的苦难中,载着他到处走。至此,诗人的感情已经从一开始的隐喜变成了哀怨的苦涩。诗中“无字”“有孤舟”的惊人效果,不仅表现在整齐的对仗上,还表现出极其传神的效果。

如果说前两句是对洞庭湖实景的描写,那么这两句就是诗人真实处境的真实写照。上下对联,相映成趣,越发显出场面的宏大和爱情的孤寂。这里从山水画到抒情的过渡极其自然和谐,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

这堵墙的北边有战争和山脉,而在这栏杆边,我怎么能不哭呢?。“军事”就是战争。“关山北”指的是祖国的北方。这一年,吐蕃大举入侵西北,朝廷派郭子仪领兵五万,镇守奉天(今陕西乾县)。“安史之乱”被平定了,但国家仍不太平。杜甫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怎么会受困于个人的苦难?怎么能忘记国家安全和人民疾苦的大事呢?“此墙之北有战有山”,指的就是这个事件。一个一生忧国忧民的诗人,想到国家的危机,人民的灾难,靠在岳阳楼的廊下哭泣。工作在这里戛然而止。这个最后的结论表达了诗人的家国之痛。这样一来,大诗人的形象自然就凸显出来了,作品的主题也得到了深刻的深化。此外,在结构上,“玄冰”一词紧跟在其前面的“现在我终于爬到了这座塔上”一词,使作品收到首尾呼应的效果。

综合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这首诗是一部抒情作品。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可以从以下两点来理解。

首先,作品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作品虽然只有八句话,但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前两句运用叙事手法,说明登上岳阳楼的原因。三两句话运用描写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岳阳楼画卷,在描写中,还运用了形象化的比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作品最后两句运用抒情笔法,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

第二,作品的内容和感情有了很大的飞跃。从内容方面看,开篇是诗人的攀登过程,其中包含了“过去”与“现在”的时间跳跃过程。在对联中,诗人从在对联中写自己,转移到写洞庭湖,跨度从小到大。在场景写作上,从吴楚地面跳到日月空。说到颈联,诗人转回自己的描写,前后联之间有一个由大到小的飞跃。在对联的结尾,诗人从个人生活经历的描写扩展到国家大事的描写,上下联是由小到大的飞跃。写国家大事的时候,从民族悲剧到诗人的情感表达还有一个过程。这就构成了开放性和跳跃性强的特点。从诗人的情感发展来看,首联含喜,联瑰丽,颈联成悲,尾联成悲。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的感情呈现出不断变化、跳跃性强的艺术特征。

[解释]

以前听说洞庭湖气势磅礴,今天的愿望终于登上了岳阳楼。

以前听说洞庭湖以水势浩大著称。现在,我在湖边的岳阳楼上,俯仰山河。第一次用“过去”和“现在”两个词来展开思路,拉开了时间的帷幕,为全诗的大气势奠定了基础。杜甫年轻时就有游览名山大川的志向。他先去了吴越,然后去了北方的齐国和赵国。岳阳楼是一处历史名胜。诗人早有自得其乐的夙愿,却因战乱频仍、漂泊的人生经历而难以如愿。我今天一直在这里,所以我可以大饱眼福。

浩瀚无垠的湖面撕裂了吴楚,仿佛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我看到吴楚的东南部被广阔的湖泊分割开来;在无垠的湖面上,大地日夜浮动。对联写的是洞庭湖的辽阔雄伟气势,意境广阔,景色壮丽。“浮昼浮夜”二字深沉,情在景中,暗指一个人漂泊已久的心情。宋代刘辰翁说,这幅对联“有百代之气压,是五言绝句的瑰丽组合”。“吴楚”,春秋时期的吴楚。今天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在古代是楚国土地的一部分;今天的江苏、浙江和江西的部分地区在古代属于吴国。“死”,分裂。

我的朋友和亲戚都没有消息。我又老又病,在一条船上漂流。

我在江湖上闯荡,没有一个老朋友老亲戚给我发过一句话。我又老又病,但我住在一艘小船上。写脖子诗的诗人年老多病,以船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他们的惨淡处境,悲痛和怨恨不言而喻。“老病号”,杜甫57岁。他家住在一条小船上,四处漂泊。此时,他的身体很虚弱& mdash& mdash右臂干瘪,双耳失聪,患有慢性肺病。

北境城门之战又开始了,我隔着栏杆看着哭了。

站在岳阳楼上,俯瞰关山以北,仍是一片混乱和战乱。倚窗玄关,心在家中,忍不住落泪。结尾对联,诗人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意境深远,回味无穷。“马骏”,军事力量,这里指战争。第三年(768年)秋,吐蕃入侵灵武,都城戒严;朝廷还命郭子仪率兵五万前往奉天,为吐蕃效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lzdww.com/read-24770.html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