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文
老沔阳上梁歌
开场白:本门祖师鲁班。鲁班父亲名叫公输子,四川鲁家庄人,母亲姓张。鲁班所传教的几位徒弟,大徒弟叫胡玉,二徒张良。胡玉被鲁班所害,上梁而死。
江湖:一、荣华富贵;二、金玉满堂;三、三元及第;四、四季发财;五、五子登科;六、六禾同春;七、七星捧照;八、八宝全金;九、久久长寿;十、万代富贵(或十全十美)。
(唱)起屋上梁,首叫三声胡玉,胡玉……
佛矣天地开张,天开黄道大吉祥。
上有天开黄道,下有紫微高照。
恭贺东君造万代华堂!
东山起的高,好戴乌纱帽;
西山起的高,好穿紫龙袍。
起的门檐高,赛过遮阳伞;
起的屋高,好配八宝状元郎。
(抬起屋梁)
不讲东君的荣华富贵,专问此木的来源。
此木此木,生在何处?长在何方?
生在昆仑山上,长在八宝岩前。
问何人所养?露水所养;
问何物所照?日月所照;
问何人得见?张良得见;
问何人得知?鲁班得知。
张良扳斧前面走,鲁班打马随后跟。
大斧手三十六对,小斧手对对成双。
急急忙忙来到山上,来到山上把树砍。
大树放了千千万,小树放了万万千。
上有千枝百丫,下有九龙盘根。
砍枝在地,何根溜光。
敲成龙眼,摆成排行。
等到五月五日龙江大水,
漂漂浪浪,浪浪漂漂,
漂到湖北地界,经过汉口武昌,
完了公金官税,才搬到沙湖沔阳。
先访有名的经纪,后落有钱的宝行。
东君一听喜洋洋,急忙与师傅作商量。
找到木厂宝行,看了一下条子甚广,
急忙转身回家乡,为买条子造起屋堂。
打开箱子,银子拿了几百两,又拿银票几百张。
先会能言的经纪,后会有钱的客商,
来在棚内送恭贺,筛茶点火装烟吸。
烟茶已毕下河坡,只见河里树好多。
大树选了双双对,小树选了对对双。
圈了红、押了黑,打了交帐,多叫小工搬进场。
木马准备一百匹,板凳预备五十双,
我观东君很富豪,才接老师傅来下料。
先下柱子和纱帽,后下椽角与檩条。
柱头纱帽下到堂,手拿曲尺选中梁,
七寻八翻,选来选去,只此树一字安放。
大尺量来一丈二,小尺量来丈二长,正好做中梁。
叫小工,抬上马,大锯撩梁头,小锯撩梁尾,
大锯锯来恩哥叫,小锯锯来凤回音。
斧头砍来刨子光,斧头砍的鱼鳞甲,刨镊子刨的放豪光。
墨斗一弹乌龙样,曲尺一过象凤凰。
此木是我所做,你要听我口中言。
只有上梁日,没有上梁时。
恭贺东家上梁!
(手拿祭梁的酒瓶)
不讲此木的根源,单说此瓶的宝贵。
东君赐我一把瓶,千两黄金才打成。
南京城来接师傅,北京城来接匠人,
造一把壶瓶自生成,上有金丝盖,下有荷花托。
酒瓶内装的是什么?瓶内装的是宝酒。
此酒是何人所造?是杜康所造。
杜康造酒九百九,文官不敢吃,武官不敢尝,送给鲁班祭中梁。
(以酒洒梁)
酒点梁头,代代封侯;酒点梁尾,万代富贵;
酒点梁腰,子子孙孙抹金绦。
只有上梁日,没有上梁时。
恭贺东家上梁!
(手拿祭梁的鸡)
不讲壶瓶的宝贵,单说此鸡的来历。
东君赐我一只鸡,这是王母娘娘的报晓鸡。
王母娘娘有四对鸡:
一对飞到山上为毛鸡,一对飞到水里为墩鸡;
一对飞到屋里为家鸡,一对给鲁班把梁祭。
日在山上捡食吃,夜里又做报晓鸡。
今天是个好日期,东家明礼做上梁鸡。
(以鸡血洒祭)
鸡血点梁头,代代封王侯;
鸡血点梁尾,子孙穿朝衣;
鸡血点梁腰,子子孙孙抹金绦。
金鸡飞过梁,金银堆满堂。
只有上梁日,没有上梁时。
恭贺东家上梁!
(将喜饼撒向众看官)
不讲此鸡的来历,只说此饼的不易。
东君赐我一篓饼,饼子是什么所造?是小麦造成的。
七月耕田八月炕,九月才把麦种上,十冬腊月大雪飘,
正二三月麦正长,四月五月麦子黄。
葽子提出虾散样,肩扳冲担乌杉杨;
手拿镰刀月亮形,走到田里割麦忙。
大麦小麦割拢堂,葽子上的正当当;
捆的草头鸡公样,挑起回来进稻场。
石磙压来木锨扬,打的麦子进磨房。
一眼磨子十六方,上八方,下八方;
推的粉子白茫茫。做的包子都包糖。
包子发得象丝瓜瓤,八十三岁的老人也不吃,
三岁的顽童他不尝,送与鲁班敬中梁。
上梁上梁,包子滚堂,众位看官都请尝一尝。
只有上梁日,没有上梁时。
恭贺东家发达兴旺,步步高升!
(东西两拨人将房梁抬上房顶)
(东):手撑龙衣,(西)脚踏云梯;
(东):脚踏云梯步步高,(西)手捧仙书摘仙桃;
(东)仙桃一对荣华富贵,(西)仙桃一双金玉满堂;
(东)先上东来后上西,(西)子子孙孙穿朝衣;
(东)上了一川又一川,(西)子子孙孙做高官;
(合)手托梁头落金口,金银堆百斗。
(用斧头将纱帽上在梁两头)
斧头双响,文武两榜;
左打出国老,右打出丞相。
房梁落,为万代的富贵;
纱帽一对坚,犹如凤凰飞上天。
(将斧头丢下)
众位看官都逍开,小心月斧掉下来;
月斧落地把朝天,买田买到黄河边;
不是黄河来隔断,已经买到紫禁城。
恭贺东家!
(将脏衣脱下换上长袍,以示尊重;将蓝布庄严地搭在上好的梁上)
先上梁来后戴帽,脱了蓝衫换了袍。
东君赐我一匹兰,房梁背上缠;
兰布二丈八,纱帽头上搭;
左搭出榜眼,右搭出状元。
兰布中间搭,子子孙孙都发达。
恭贺东家!
(将钱撒向众看官)
好多话语说团圆,又学刘海撒金钱。
金钱落地变摇钱树,以后又长聚宝盆;
摇钱树来聚宝盆,发子发孙几万年,
码头甚好,住到旺象。
我观东君也真内行,五行的生意样样精详。
恭贺东家!
(众合):恭贺东家!
上梁贴对联的习俗
在农村,起屋上梁,俗称庆梁,有在梁上贴上喜气的对联的风俗习惯,以表吉祥。
好日好事来上梁,主东修的好华堂;华堂修在龙口上,大家齐心来上梁。
上一步一品当朝,上二步双凤朝阳,上三步三元及弟,上四步四季发财,上五步五谷丰登,上六步六合同春,上七步七星高照,八步八仙漂海,上九步九子登科,十步上得全、荣华富贵万万年!
话说商周时期,有一天,姜太公云游四乡,傍晚来到一村,见一户人家正在盖屋,差不多明日就要上梁了。但姜太公掐指一算,明天是个百事不吉的日子,上梁轻则墙倒屋塌,重则死伤人命。姜太公不忍心让这户人家惨遭不幸,但又不能点破玄机,便想在此住一夜,第二天在这户人家上梁时给化解劫难。于是,他向这户人家提出借宿的要求。主人是位善良纯朴的老农,虽然因为盖房实在腾不出地方,但见姜太公是位须发皆白的老人,也就答应了,并且把姜太公安排到临时搭建的草棚里住,自己则到房前的槐树下露宿了一夜。
第二天上梁时,姜太公对老农说:“上梁最好要写道符子,能逢凶化吉,诸事顺利。”老农说:“村里没有人会写呀。”姜太公说:“我会写。你去准备一束麻我好当笔,再把锅底灰化在水里,我好当墨。”老农照姜太公的话做了。不一会儿,符子写好了,是一副对联,上联是“上梁正逢黄道日”,下联是“竖柱巧遇紫徽星”。姜太公把对联一念,众人都说写得好。这时,有人劝姜太公走,说他年迈腿脚不灵便,马上就要上梁了,别在这里磕着碰着。姜太公说:“我年纪大了,别的忙帮不上,就让我站在一边,等上梁时喊几声'好’吧。”众人见他心诚,也就不说什么了。
上梁了,姜太公在一边大喊了几声“好”,果然梁柱皆顺利搭好,没发生一点意外。就在这时,姜太公飘然离去。中午,泥瓦匠们正在刚上梁不久的新房里吃饭,一外乡先生从此路过,他看梁上的对联不是等闲人所写,而是出自姜太公的手笔,就对众人说了。众人这才注意到,刚才那位须发皆白的老头儿早已走了。
据说,从那以后,凡是有人家盖屋上梁,总要写副对联贴上以讨吉利,有的就写姜太公留下的那副,有的干脆写上“太公在此”之类。此外,还要请一些围观的人在上梁时喊几声“好!好”!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吉日立柱凝百瑞 良辰上梁集千祥
家业振兴凭双手 栋梁凌空靠齐心
驾起祥云连北斗 堂开瑞气焕春光
今日玉柱根基固 明朝新房喜庆多
金梁灿灿光耀日 玉柱巍巍国擎天
旧时燕垒初更换 今日鸿基已奠成
坤正奠定兴家业 基实撑起继世梁
门闾恢廓容旋马 筑构轩昂绕瑞云
鸣花炮声声道喜 起大梁步步登高
千秋事业原非易 万代根基由来深
三阳日照平安地 五福星临吉庆家
祥云捧日日吉利 瑞气盈门门盛昌
旭日朝临新气象 吉星拱照大文章
择地适逢中兴日 上梁正值丰收年
紫微高接三台瑞 室砌祥辉五色云
山水朝宗依旧日 堂前集瑞霭新居
水为奠基绕玉带 山因落成列翠屏
堂构初成千载业 坦墉已筑万年基
堂构鼎新添新色 箕裘晋步涣文光
堂构森严绳祖武 天葩彩发焕人文
五色祥云笼甲第 三多景福集门闾
香阁聚秀帘霭瑞 奎壁联辉户纳祥
新屋落成三代喜 全家和睦万般兴
新屋新地新气象 好山好水好风光
新厦落成增秀色 华门安居进财源
秀宇屋明光日月 朱堂高辟大帡幪
玉堂金马家声老 画栋雕梁物色新
竹苞秀起云为屋 兰玉香生锦作堂
大地钟灵文明启运 华堂集瑞富有基开
高大门闾美仑美奂 绵延世泽丕显丕承
桂馥兰馨子孙永保 竹苞松茂天地皆春
合天时祥云连画栋 得地利峻岭对新庭
华构初成可称乐上 比邻互助更喜安居
画栋雕梁齐称杰构 德门仁里共庆安居
美奂美仑大启尔宇 肯堂肯构长发其祥
南望飞云雕梁画栋 西来爽气玉宇琼楼
堂构新开光生梓里 栋梁高建彩焕根基
画栋雕梁大启尔宇 竹苞松茂伟观厥成
吉日甚吉大梁宜举 良辰皆良根基固坚
平安福地紫微拂栋 椿萱亲茂喜溢高堂
星耀紫微辉生画栋 日占黄道喜建雕梁
玉柱功撑蓬勃丰采 金梁高回潇洒新姿
砌铜墙粉铁壁华居添彩 上金梁架玉柱庭宇生辉
大梁鼎起下临福地上承日 鸿基奠成前有德邻后靠山
太公在此 百无禁忌
姜太公(姜尚)七十二岁才娶老婆,老婆嫌他家穷,一直埋怨他,姜太公说:“你也不要埋怨我,你好在是跟了我了,要是跟了别人,还不晓得有多少男人被你气死。”她老婆是一个听不得半句埋怨话的人,一气之下,寻短见死了。
老婆死后不久,姜太公拜相了,灭了纣王。人们听说他要斩将封神,一个个跑来讨封。什么灶神、门神、寺庙里的神,都归姜太公封赏。
快封完了,她死去的老婆也跑来讨封。她一到这里,姜太公看到它就有点恨她,大骂道:“你这个穷神!”她一听,喊声“得令!”随即走掉了。
姜太公只是随口骂她一声“穷神”,她却“得令”走了,真变“穷神”了。姜太公想:这个“穷神”万万封不得,她跑哪家,哪家就会穷,不是要去害人吗?他急忙喊回老婆说:“慢、慢!你回来、你回来!”他老婆问:“还有啥?开弓没得回头箭!”姜太公认为老婆的话也有几分道理。
老婆临走时,姜太公对她说:“你如果要进别人家,见到门上贴有红纸条,就要回头,不要进屋。”他老婆不耐烦地说:“劳资听到了!”
这样一来,民间造房子,就兴有一个规矩,房梁上要贴“姜尚在此、百无禁忌”或“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纸条。有了这红纸条,穷神一见就转身回头,不敢进去了。
从此这一习俗在民间广泛地被流传下来。
起屋上梁抛发糕
起屋上梁,就是架设房屋的中梁,上梁有如现在盖商品房的封顶。旧时上梁,礼仪隆重,规矩繁多。首先要订好黄道吉日,最好是农历十五,月圆之日、“月圆”象征团团圆圆,或者要选带“八”的日子,以图吉利。
“天开黄道,紫微高照。”上梁之前先要在新屋门上贴对联,梁的中间搭上红布,“红布中间搭,子子孙孙都发达。”然后是放鞭炮、烧纸钱祭祖,告慰各路神圣。掌墨师傅手拿祭梁的酒瓶,“文武百官不敢尝,送给鲁班祭中梁。”整场上梁仪式由木匠掌墨师傅主持,现场喜庆热闹。
老沔阳恭贺东家上梁,流传有一首从一到十的江湖顺口溜:
一、荣华富贵,二、金玉满堂,三、三元及第,四、四季发财,五、五子登科,六、六禾同春,七、七星捧照,八、八宝全金,九、久久长寿,十、十全十美。
掌墨师傅与他的搭档一起,面对着粗直的中梁唱着《上梁歌》,手里抓着东家早准备好的一只大公鸡,先是在梁头梁尾丢来丢去,“金鸡飞过梁,金银堆满堂。”然后用手指去掐公鸡的鸡冠,渗出几滴鲜血。“鸡血点梁头,代代封王侯;鸡血点梁尾,子孙穿朝衣;鸡血点梁腰,子子孙孙抹金绦。”掌墨师傅将那几滴血庄重地洒在中梁上祭梁。“手托梁头落金口,金银财宝堆百斗。”然后将中梁用粗麻绳系着,开始起梁。“斧头双响,文武两榜。”待中梁在中柱上落位后,盖上纱帽(纱帽为一对,对堂的一边写着“金玉”;一边写着“满堂)。此时鞭炮齐鸣,人声鼎沸,上梁场面即达到高潮。
人们听到鞭炮声,纷纷跑来送恭贺、凑热闹,争先恐后地往中梁下面挤。“好多话语说团圆,要学刘海撒金钱”这时,骑在川板上的师傅们开始向下撒香烟,大把大把地抛花生、冰糖、饼干、发糕。各种食品落下,众人蜂拥去抢。
“只有上梁日,没有上梁时。”农村上梁一般是在下午进行,由于乡亲们大都是从地里赶来的,人们取下头上的斗笠,朝房梁上的师傅伸出去,来接师傅们抛下的食品,这样,那些没有经包装的饼干、发糕,也不会弄脏。
“上梁上梁,发糕滚堂,众位看官都请尝一尝。”北方上梁是抛馒头的,而在南方,馒头不是主食,多吃米饭,用大米粉做出的发糕则代替了上梁馒头。
发糕,也叫洋糖发糕,米糕,故制作时少不了白糖。洋糖发糕是老沔阳民间一种传统食品。以大米蒸制而成,色泽白润如玉,其味清香、柔嫩而爽口,所以一直被人们久吃不腻。
小时侯最让我心动的,就是每天早晨穿巷而过,传来一声声抑扬顿挫的“卖洋糖发糕”的吆喝声,那发糕热气腾腾,吃起来又软又甜,中间用颜料点着红绿花瓣,也好看。让人现在想起来还满口流香。
上梁吃洋糖发糕,寓意喜气洋洋,食者也沾了东家的财气和喜气。在老沔阳,上梁所抢的吃食,必须当场吃掉,据说只有当场吃掉,这一年的运气才能顺利。
起屋上梁是创立家业的大事,守梁的晚上主家和客人要在新起的房屋厅堂里彻夜不眠,直至第二天上完梁后,大家才休息。
离开家乡多年,上梁的场面难得一见。但对于老家上梁的情景,不但记忆犹新,想来也十分亲切。
作者思乡远梦,原名张才富,湖北仙桃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投稿人。曾任教师,企业负责人等职。现任某公司图书编辑。苦恋文学多年来,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此个人微信平台发文均为原创,享有著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