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潮汕除夕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zydadmin  31

今天“神上天”,在潮汕某地还流传着一个这样的传说……,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林林子影视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廿四,这一天在潮汕有一个习俗“神上天”(也有叫“公上天”)。这是潮汕人过年前要做的一件大事,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举行“送神上天”这个仪式。

潮汕民间节日习俗“神上天”在农历十二月廿四,这天,要备用最粘的糯米做成的粿加上花生、芝麻和糖,或煎薄饼卷红糖作为供品拜司命帝君,即灶神。传说灶神与各家关系最为密切,每个人一年做了什么好事坏事,到了“神上天”这一天,他都要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汇报;有什么说什么,毫不隐瞒。潮州有句俗话叫“司命公直奏”,意为实说。有些人做了亏心事,生怕司命公直奏玉帝,怪罪下来担当不起,于是想在灶神上天之前把他的嘴粘住,使他上天说不了坏话。

神要上天,家家要把一张印着红色马和鹤的四方纸烧化在灶前,给神当坐骑。主妇们还要把香炉里的香骨、金花、红绸等拿到溪边烧掉,洗净香炉。因为送神上天之后,神便到天上去赚钱回来与家人同用,所以不便再拿旧东西给神用。

农历十二月廿四日,俗谓送神上天言事之日,其风俗活动是祭拜灶神。在潮汕地区,这位灶神叫“申面公”,正确的神名是司命帝君,简称司命公。

《风俗通义》中记载所祀小神就有司命这位帝君,他主管专职为和生命有关的事物。《管子·囿蓄》说:“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屈原《楚辞》称司命帝君主灾咎、主寿。

惠来县靖海镇一带传说中的司命公原是一个穷汉,古时玉帝小女儿看中了他,偷着下凡与他结婚。这事被玉帝知道了,心里动怒。按照天规,玉帝把亲生女儿打下凡尘,不准再回天宫。

王母娘娘疼爱小女儿,就出面求情,玉帝才答应女儿和其丈夫成亲,并准许每年腊月二十四日回天宫一次,正月初四又得返回人间。同时封女婿为司命帝君。司命帝君深知民间疾苦,每年上天都向玉帝说情给人间粮食。可土地神也向玉帝禀告,说凡夫俗子糟踏粮食。玉帝听了生怒,就令司命帝君察看百姓善恶,禽畜兴衰事,回天宫首先必须奏明这些事项。司命帝君回到人间,跟邻居和亲朋说起这件事。邻居和亲朋便在自己的灶头用半截瓦筒糊在烟囱旁,贴上写有司命帝君神位的红纸,于腊月廿四日奉祀祭拜。

百姓知道这件事,一传百,百传千,四乡六里,纷纷安上司命帝君神位,诚心祀拜。正月初四一早又虔诚接神落天到人间。腊月廿四日天一亮,妇女们须起床,先把锅鼎拿到屋外巷头清除烟渍,俗称“耙鼎”。从这一天起,要等到神落天才能再“耙鼎”,意思是不要惊动司命公。天亮了,人们就把已经煮好的一碗糖粥、一盘红糖、一碗水、一盘米、四只纸马放在鼎盖头祀拜。神泉、澳角、前詹沿海一带还做红桃粿、发粿、油锥粿和三牲祀拜司命帝君,也即祀拜灶公。

祀拜时,先烧三炷清香,然后跪下,口里念念有词,祈求司命公上天多说家门的好话,多降福到家门,在新的一年里能养好大猪。烧香完毕,就让司命公携带这些礼品上天。为了使司命公尽快安全到达,祀拜完毕又烧了两只纸马,让灶公婆夫妻俩乘上天马,直奔天宫,减少劳累。

送司命公上天后,各家各户就清理室内卫生,把老年贴的各种老爷神符撕下来,把香枝取下来,恭恭敬敬地盛好拿到村旁堆在一起,意思是如果玉帝不信司命公的话,再派人巡视时,看到人间百姓真的把村社家内打扫得干干净净,又虔诚地祷求玉帝赐福赐寿,不会再有谎言。从此,玉帝更加信任司命公,把为百姓消灾咎、添福寿、增五谷、饲大猪诸事交由司命公司命。百姓也更加崇拜他了。

正月初四一早,百姓仍按腊月廿四日那样做法奉敬司命公,再烧二只纸马,迎接神落天,同样天还未亮就起来“耙鼎”,这种民俗一直沿袭至现在...

最美的夜 阖家团圆的除夕夜

最香的饭 咱爸咱妈的年夜饭

最美的笑 亲朋好友的欢声笑语

年年不变的节目

小伙伴们有人讲

春节还有其他东西吗?

团团告诉你

我们潮汕特有的春节风俗习惯

(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就算“过年”。所以,外出的家人这天都得赶回家团聚。晚上全家吃团圆饭,吃火锅即“围炉”。

饭后也不得先行离桌,意为团团圆圆;饭菜也必须有剩,且不能倒掉,意为年年有余;等到全家人都吃完,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而且必须在饭桌上发。

除夕晚上家里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还要在米缸、锅鼎压钱和大吉(潮州柑),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汉族自汉朝就有元旦祭祀祖先的习俗。明朝陈天资《东里志》写:“正月元旦履端节,内外夙兴,设香烛酒果,盛服拜天地神明祖宗。”

可见明代以前潮汕就有正月初一祭祖之俗。

清朝到民国间,潮汕祭祖有族祭和家祭两种。族祭是祭远祖,在祠堂公厅,家祭在本屋。族祭多请纸影班、戏班演出,较为隆重。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在一起,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

拜年,又称“拜正”。潮汕俗谚说:

有心拜年初一二

无心拜年初三四

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家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正月初二,已出嫁的女儿要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给父母拜年。这是出嫁女儿孝敬养父母的一种表现。潮汕俗谚说:

行孝走仔(女儿)初一二

不孝走仔神落天(初四)

无贴无兑元宵过

女儿回娘家,要备办一大袋饼干糖果,由其母亲分送邻里乡亲,礼物颇薄。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

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潮人把正月初三称为“穷鬼日”(清光绪《饶平县志》则载饶平正月初五为穷鬼日)。当天,人们把屋内污秽杂物打扫干净,送到田野上焚烧,同时点香为供,叩头作揖,连说“穷鬼去,福星来”。此活动俗称为“送穷鬼”。当天,民间最忌探亲访友。

此习俗有一段传说。颛顼帝时,宫中生下一子,好穿破衣,给他新衣就撕破,并用火烧后才肯穿。宫中人都叫他“穷子”。“穷子”死于正月晦日,为他送葬时,人们说:“今日送穷子也”。“送穷”的说法就此相沿下来。后来送穷由晦日变成初五。

潮汕俗语

七样羹,七样羹

大人吃了变后生(年轻)

奴仔(孩子)吃了脸红润

姿娘(小女孩)吃了像朵花

大年初七,在潮汕地区,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七样羹”(又称七样菜)。这一传统习俗缘起于潮汕先民对春、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恩。

据《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晋时,南人以七样羹为羹”,可见这种习俗是历经千多年保留至今,连名字都没有变动,潮汕文化仍然固守着这久远的文明。

“七样羹”是指把七种不同的菜放在一起煮。这七样蔬菜一般指白萝卜、韭菜、春菜、芹菜、白菜、厚合(莙达菜)和蒜。吃这每种蔬菜都有美好寓意:如吃芹菜是希望越来越勤快,吃蒜表示会算数、有钱赚,春菜代表春回大地,韭菜象征长长久久,白菜则代表要清清白白、雇佣的伙计也要清清白白。

- END -

潮汕人过年,贴春联、做粿、走亲访友,在无限喜庆、快乐的节日中大团圆,春节是普宁人心目中最隆重的节日。我们也正是从这些丰富的习俗礼节传承中认知到潮汕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潮汕人心中熟悉的年味。

燃鞭炮

春节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古时放爆竹,是用竹子放进火内燃烧,由于竹内空气受热膨胀,便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此避邪驱鬼,企盼来年吉祥幸福。到了唐宋以后,则有了用火药制成的鞭炮。

吃年夜饭

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借全家聚会的机会,可以将平时很少见面的亲戚介绍给孩子认识,让孩子感受合家团圆的气氛,同时熟悉家里的亲戚朋友。

贴福字、对联

新春伊始,春节将临,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城乡百姓家家户户总要贴上新的春联,以示辞旧迎新,期冀度过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穿新衫

旧时,小孩平时禁忌穿鲜艳衣服,正月初一却是例外,有的在红衣外罩网衣,佩戴虎爪,有的人家还在小孩的腰带上挂上小刀剑、贝壳、木刻或铜刻的八卦,是“抵御邪恶”的意思。

看春晚

从1983年开始,央视的春晚已经成为除夕夜不可或缺的一道精神大餐。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聊春晚已成为一种习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春节的记忆便离不开春晚。

压岁钱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赠予,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注:文章来源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lzdww.com/read-26025.html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