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趣对是出对者别出心裁,出一些回文对、拆字对、合字对、傍部首对、隐寓对…如: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上联作者故意少写一个“一“字,暗寓“缺衣“,下联故意少写一个“十“字,暗寓“少食“。这是穷苦人家门上贴的一副对联。又如:上联:蚕为天下虫,下联:鸿是江边鸟。上联“蚕“字分拆为“天“字和“虫”字,下联“鸿“字就分拆为“江“和“鸟“字与上联成对。…
谢邀清!
古代有两秀才,一穷一富,相邻而居,成为朋友。一天晚上,富秀才到院中散步,可无月光不见路便脱口说出一上联: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这时邻家的穷秀才刚好来到院门口,听到富秀才的上联便脱口而出: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富秀才听到穷秀才穷得揭不开锅来讨借米面,便说:借点没问题,但先要把我的上联对出来。穷秀才说:小弟进门时不是已经对上了吗?富秀才一想果然精妙,于是欢颜大笑并施借些钱粮给了穷秀才。
于是这个故事中的妙对也流传至今:
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
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我记得父亲跟我讲过一副,说是旧社会一个穷人家的春联,我没有考证过,全联如下:
咦,哪里放炮?
哦,人家过年。
全联口语化,仿佛一个人自言自语,自说自话。短短的十个字,写得平静,读起心酸。尤其是下联一句人家过年,仿佛过年只是别人家的事,跟自己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