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众妙无门是谓玄之主;
下联:群魔尽扫是谓武之真。
上联:欲修仙道,先修人道;
下联:人道不修,仙道远矣。
上联:以三十六修而成道德;
下联:得八十二化以伏龟蛇。
上联:以仁义为巢风仪阿阁;
下联:与天人合机象拱宸居。
上联:移来福地在千界;
下联:借得武当一统天。
上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下联: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联:位镇北方,凛凛英风贯日月;
下联:精分水性,腾腾杀气肃乾坤。
上联:万道祥光归紫府;
下联:千条瑞气贯黄庭。
上联:脱俗归真,须向吾门求觉路;
下联:超凡入圣,更宜此地问玄津。
上联:天雨大,不润无根草;
下联:道法宽,要度有心人。
上联:天近元门,上极斗牛之气;
下联:云开黄道,永依日月之光。
上联:天地无私,为善自然获福;
下联:圣贤有教,修身可以齐家。
上联:太极还从无极始;
下联:三元总自一元生。
上联:身居坎位,玉相凛凛威宇宙;
下联:面向离宫,宝剑辉辉镇乾坤。
上联:上帝垂恩因人施雨露;
下联:天官赐福随时降祯祥。
上联:扫荡妖氛,清*国土三界外;
下联:阐扬正数据,福利邦家万法尊。
上联:瑞映八方世界;
下联:恩覃十部阎君。
上联:瑞气早呈云锦至;
下联:祥光瑞自月底天。
上联:人间文字无数,全凭阴骘;
下联:天上主司有眼,独看心田。
上联:乾元启运三阳泰;
下联:坤满福地降吉祥。
上联:弃天子不为,立定脚跟归大道;
下联:视其神固有,高坐帝位主重玄。
上联:利锁名缰,笼络许多好汉;
下联:晨钟暮鼓,惊醒无限痴人。
上联:立教开宗,紫气东来三万里;
下联:著书传道,函关初度五千言。
上联:进青山白云道院;
下联:出绿水野鹤人家。
上联:金阙化身,真武九天扶日月;
下联:玉虚师相,仁威万古镇乾坤。
上联:金阙化身,八十二同名同姓;
下联:玉扈献寿,万六千为春为秋。
上联:黄鹤归来,为带松花香道院;
下联:白云飞去,故留秋月照丹台。
上联:弘扬道教传统文化;
下联:服务三个文明建设。
上联:福地名山,无点真心难到此;
下联:蓬莱胜迹,有些诚意自可游。
上联:凤彩拥出三尊地;
下联:龙势生成一洞天。
上联:帝德常高北阙;
下联:神威普照南天。
上联:道高龙虎伏;
下联:德重鬼神钦。
上联:赤足踏龟蛇,万法总归三尺剑;
下联:披发炼乌兔,一灵摇动七星旗。
上联: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
下联:朝吟夕诵,唤回尘环梦迷人。
上联:常扬赫赫三尺剑;
下联:永现森森七星旗。
上联:宝殿巍莪上接三清法界;
下联:天香缥渺纵游九府神功。
上联:瑞气早呈云锦至;
下联:春风轻展桃花顶。
上联:瑞气早呈云锦至;
下联:春风不见桃花到。
上联:瑞气早呈云锦至;
下联:春风难见桃花开。
上联:瑞气早呈云锦至;
下联:清风未见桃花开。
上联:瑞气早呈云锦至;
下联:春风不入夕阳来。
上联:瑞气早呈云锦至;
下联:春风不作雪花来。
上联:上帝垂恩因人施雨露;
下联:中华入梦若心有乾坤。
上联:上帝垂恩因人施雨露;
下联:英雄落泪向月照乾坤。
上联:上帝垂恩因人施雨露;
下联:中华入梦若心有阳光。
上联:上帝垂恩因人施雨露;
下联:中华落风为客有乾坤。
上联:上帝垂恩因人施雨露;
下联:英雄落泪为心有风云。
上联:上帝垂恩因人施雨露;
下联:英雄落月对燕放春风。
上联:上帝垂恩因人施雨露;
下联:西天落日对燕放春风。
上联:上帝垂恩因人施雨露;
下联:英雄落风为客送春晖。
道教对联扩展阅读
道教对联(扩展1)
——道教庙宇对联 (菁选3篇)
碧瓦护风云,别开洞府
丹霄悬日月,近丽神皋
——北京元灵宫无极殿
颢气絪缊,一元资发育
神功覆帱,万汇荷生成
——北京元灵宫凝始殿
日丽瑶台,云飞画栋
香凝宝殿,乐奏钧天
展太极图,不外九宫与八卦
施大法力,能教一炁化三清
具极大神通,一气三清,拯尽四洲黎庶
显无边法力,离龙坎虎,修成万劫金仙
宝殿巍峨,睹金相庄严,已接三清法界
天吾缥缈,觇玉容整肃,如游九府神宫
何须多说元机,只一片白云,往来万里桥头,斜折梅花开笑口
果是飘然仙侣,看双骑黄鹤,缥渺百花潭上,高楼玉笛破尘心
——陈钟祥题成都青羊宫三清殿
极目太华高,偌大乾坤撑半壁
荡胸填海阔,无边风月倚层楼
——昆明西山三清阁
先天地生,溯阁中万古灯传,极本无极
为道法祖,仰云际五台鼎峙,玄之又玄
——同上
太极判以成乾坤,乾为父,坤为母,肇造乾坤祖杰
两仪分而为阴阳,阳属天,阴属地,胚胎天地元神
—一同上
举步艰危,便把脚跟立稳
置身霄汉,更宜心境放*
----赵鹤清题昆明西山三清阁
小憩自然凉,何幸今生来福地
登临勿谓苦,会当绝顶看朝阳
——四川青城山上清宫
钟敲月上,馨息云归,非仙岛莫非仙岛
鸟送春来,风吹花去,是人间不是人间
——同上
于今百草承元化
自古名山待圣人
----于右任题四川青城山上清宫
隔断红尘三十里
直上江源第一峰
----刘树皆题四川青城山上清宫
万丈金身开翠壁
五千文字閟瑶缄
柱下扫玄风,仙史已孚七十字
关中统紫气,道经曾著五千言
以仁义为巢,凤仪阿阁
与天人合机,象拱宸居
----康熙题北京太极殿
峰抱三方列
潮迎一面来
——山东崂山太清宫
未许田文轻策马
愿逢老子再骑牛
——河南灵宝函谷关犹龙阁
功德在人间,乾元资始,品物流门,柱下函关原一气
虚灵是道体,梵相有为,忝珠尽挹,降生说法见三清
——武汉长春观太清殿
花暖青牛卧
山空碧水流
——长沙老君祠
紫气东来三万里
函关初渡五千年
——成都青羊宫灵祖楼
问青牛何人骑去
有黄鹤自天飞来
——成都青羊宫八卦亭
白发髟髟,八十载腹中宁非幻妄
青牛湿湿,五千言书内毕竟精微
——兰州东华观老祖殿
紫气满前程,从函谷关来,闻道者非徒尹喜
丹经流妙说,上昆仑山去,尽头处乃号天尊
——慕少棠题兰州金天观老君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太上宫(太极宫)
道德五千言
无为一字书
绝顶望秋波
名山宏道德
老子治世八二化
周天转运三百六
五千言真经尚在
一万年太极犹存
太上老君初立天
一元化为三圣贤
太极还从无极始
三元总自一元生
以仁义为巢风仪阿阁
与天人合机象拱宸居
玉皇殿
大哉乾元主
皇矣上帝神
圣泽乾坤大
玉悬雨露深
功启三皇五帝
心存万类群黎
万道祥光归紫府
千条瑞气贯黄庭
乾元启运三阳泰
坤满福地降吉祥
上帝垂恩因人施雨露
天官赐福随时降祯祥
宝殿巍莪上接三清法界
天香缥渺纵游九府神功
正气浩荡国泰民安庙貌千秋昭圣德
公声灵感保我黎庶心诚一片答神恩
三官殿
天地人灵昭万姓
上中下德颂三元
三元默佑神功大
万姓同归福泽长
万树绿当山静处
数花香在岁寒时
浩荡正气盈天地
濯厥英灵振古今
圣德参天纲维三界隆千古
神功辉日造化九州著万年
天官地官水官只在辛官不昧
求福赐福获福还须积福为先
天统元气地统元形水统元精合三元而有象
上则福国中则福民下则福物降万福以无疆
灵官台
三江六河主
五湖四海神
三眼能观天下事
一鞭惊醒世间人
手执金鞭巡世界
足登火轮镇乾坤
三尺金鞭珠不正
一腔赤胆贯忠心
铁面无情来除妖邪
金鞭有眼专打贪官
三眼分明遍观大地
一鞭威武永护南天
神无常依惟德自辅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悲不胜洙暂停鞭且容而过
善当速赏另着眼再看来谁
财神殿
掌万民福泽
通天下财源
唯丰贻景福
以德裕民财
兴家立业财源主
治国安邦福禄神
铜山久种无边树
金谷时开得意花
以义为利则财恒足
既富方谷而邦其昌
通四海之财源善沾吉庆
赐万民以福泽永获盈丰
富而可求求人莫如求己
物惟其有有德自应有财
(时代,地区不同奉祀财神亦不同有赵分明,关羽,五路财神,药王财神)
药王庙
几味君臣药
一片圣贤心
医人毋需齐天地
药王千金同日月
精微和成物外药
功业普救世间人
妙药扫除千里雾
金针点破一天云
同登药王延年洞
共寻人间济世方
海上炼丹龙引路
山中采药虎随身
南山若行留仙迹
洞宫清风有异香
药物素有灵若无奇方医俗病
五侯高不任独操仁术救人危
身中有药何须你烧香来要
善外无王只望尔用力去行
雷祖庙
雷惊百里人生畏
声达万方物向荣
鸣天以时九天有望
凭空而震草野不惊
雷霆万钧惊魂古存
锋芒四射龙兴永在
万里震惊九天号令
一声鼓动万物化生
出地在天常与民生作霖雨
殛邪扶正愿凭神力扫枪
百里蒙庥山川大神享于此
万方多难云雷君子意如何
泥土规模雄魄玉身传雷令
丹青加点绚烂金体贺火轮
龙王庙
风调雨顺民安乐
海晏河清世太*
密云常护三千界
甘雨均沾亿万春
正中德备乾符应
利济恩敷解泽流
龙从百丈潭中起
雨向九重天上来
万里通神渡海遥分功德水
六朝都会环山常护吉祥云
用作霖雨而崇朝而遍天下
及时膏泽一举念尽属苍生
惟德动天龙之为灵昭昭也
其功在水神之格恩祥洋乎
关圣帝君
一代精忠悬日月
千秋正气壮山河
义存汉室三分鼎
志在春秋一部书
万古勋名垂竹柏
千秋义勇壮河山
英雄三国无双士
正气千秋第一人
昔为汉室忠良将
今作人间福禄神
气塞天地能配天地
志在春秋长享春秋
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
汉封侯明封王清封大帝
孔夫子关夫子万世两夫子
修春秋读春秋千古一春秋
有半点生死交情方许入庙谒帝
无一毫光明心迹何须叩首烧香
杨四将军
以正气还天地
有大勋于国家
灵神不为地乘没
将军疑是天上来
瑞星光彩龙泉剑
旭日春辉豸锦袍
疆宇澄清却喜甲兵为用
规模整肃还教子弟无华
乌威圣德万古流芳英烈将
玉面神光千秋垂泽崇仁军
土厚泉甘百里籍社符得障
地灵人杰一方箫鼓迓神麻
倚树论功名爽簌流声清涧壑
在田占利用甘膏洒润普桑麻
城隍庙
是是非非地
明明白白天
诸恶不忍作
万善必乐为
功过簿都用铁笔
生死关岂尚金钱
善恶两途终有报
鉴观一点总无私
阳刑锾赎阴无赎
官法财通神弗通
阳世莫作凶恶事
阴曹自成吉善人
大神无私难放赦
小役奉公怎狗情
当年建侯人皆稽首
此日浴佛我亦洗心
德之不修吾以汝死矣
过而不改亦来见我乎
是是非非一一明明白白
善善恶恶念念子子孙孙
人鬼只一关关节一些不漏
阴阳无二理理数二字难逃
方寸间地狱天堂任人自择
半夜里神差鬼使那个能防
善报恶报迟报祈报终须有报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为不知
本庙雄当卢国襟唤龙蟠虎踞
头御佛示君侯胜概民阜神尊
举念时明明白白毋欺了自己
到头处是是非非曾放过谁人
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生生不己
天道地道人道鬼道道道无穷
寓褒贬别善恶千秋功罪若亲目
裁治乱知兴衰万古纲常全在兹
须知六道轮回今生作者来生受
试看两侧地狱活时容易死时难
地狱即在眼前莫到罚了罪时方才省悟
孽镜曾悬台上但要过得意去也肯慈悲
子孙宫(圣母殿)
民间慈母女中圣
众人福星天上神
能送佳儿继后嗣
不教孤老绝先宗
海上蟠桃重结子
月中丹桂又生枝
抱来天上麒麟子
送于人间积善家
庭前兰吐芳春玉
堂上珠生子夜光
麒麟天上传金榜
兰桂庭前毓秀枝
福禄人家生贵子
阴功门弟产麟儿
啼声惊座知人杰
佳气喜间下世卿
发祥人间金桂子
瑞钟天上玉麒麟
心诚神光怀喜来
身沾圣恩带祥去
鸿恩卜被百千户
慈云普荫亿万家
圣德配天海国并济
母仪称仙桑榆重光
圣母慈悲最爱人间德风
婆心接引送来天上祥麟
携抱婴孩给你心广体胖
要积些阴与他慈惠温良
心存善业神佑子孙满堂
多积功德自然儿女兴旺
圣德无疆佑苍生三时不害
母恩汪洋保赤子一片婆心
我这里有一点婆心抱个孩儿给汝
你需要做几分好事留些功德与他
圣母有灵佑斯民子子孙孙同登寿域
群生在宥愿各地年年岁岁喜*收
土地庙
五行土地厚
三方地道深
神恩赐大地
厚德载群生
人生土是根
命存地为本
百灵滋景祚
万土庆维新
是有守土之责
知为开山之神
合天德而行化雨
本地利以宰生成
种玉原因土德厚
生金本为地恩深
土因其厚才为地
山即不高也有神
保此方风调雨顺
佑斯地物阜民康
功落成首先谢土
事告竣尤须安神
诚敬有神室家庆
尊严在位衣食丰
山神有感山川应
土地无私地物丰
山神庙
山神有路知客到
只求烟火结因缘
远追虎狼三千里
近保人民百万家
德并春阳生万物
名标震旦峙中天
举念有神知善恶
照人如镜朗吉凶
土生金金生土土金同贵
人养地地养人人地互养
孔庙
天下文官祖
历代帝五师
德大千年祀
名高万世师
圣心明日月
儒德满乾坤
千秋尊孔推先觉
万年师会启后贤
祖述尧舜昭日月
德参天地冠华夷
圣道孔彰人立雪
良师明海士坐风
文风继德圣学府
化雨开来哲儒林
孔子道德乾坤大
儒家精神山河长
躬修身教宏化雨
礼乐英才笑春风
鸣和*钟声于天下
振教育铎音在人间
冠冕百王隆千秋礼典
钧陶万物作百世经师
孔子思想与天地合德
儒家学说共日月齐明
文昌宫
千古文风光史部
万年气运盛才猷
天上文章称大府
人间福曜并三台
星透光芒文有象
笔补造化天无功
文星照耀文明方盛
昌期和乐昌运正文
帝以会昌神以建福
下有风雅下有日星
天下文章天上星斗
身前孝友身后君师
天开文光万丈连北斗
星焕佳气四时对南山
宇宙大文章原从孝友
古今名将相来自诗书
文星照耀英才济济人间宝
昌盛光华俊士彬彬世上珍
万仙临嘉会
千真降祯祥
庙宇青葱瑞气升
山美松茂似通灵
万缕古丝连故土
一腔思绪绕神州
殿依险峻分风古
山列青屏景物新
一代兴亡关世运
千秋殿宇壮山河
门迎北阙恩光大
地接南山春色多
眺首尽览双凤阁
极目*处一华亭
门对青山绿水诗世界
山迎春风丽日花海洋
政通人和全存文明昌盛
万物有序就在道法自然
山临九霄仰步玄峰胜迹
门对万林俯视莲台奇观
山而雅秀登临自至神仙界
门大且直出入常见妙明天
云影空照一曲清溪当殿绕
风声寂静万棵松竹向门栽
福地名山无点善心何必到
庙灵圣境有份诚意可来朝
神同佛诞四月八日传统会
天随人愿五风十雨大有年
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
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
绿荫丛中此地风光无限好
青山坡上宜人春色独多娇
凤翥龙蟠庐国君侯寿诞地
山环水绕赤县城隍祝圣天
灵光临雕塑光芒兴比宝山秀
殿门对煤城道德喜同气象新
地上扶厄救难应群情而作怪
世间演戏酬神逐众愿而娱人
秋清月共多情客情多共月清秋
世盛歌同极乐天乐极同歌盛世
山可聘怀双凤飞是煤乡第一仙境
殿多盛事九龙腾为仪州不二奇观
山林之乐乐可如醉筵坐花玉觞醉月
门墙之高高而古隆台重霞光喜生风
山皆层层峦叠嶂卧虎精神蟠龙气象
门即呈祥迹圣域西天世界南海风云
桃红柳绿田野堆茵大地阳春铺锦秀
山上旗红殿宇峥嵘喜逢清明神光临
日光照大千一气宇宙火公始萌仁
乾坤恽口德*神光炯炯降真灵
儒释道无非勤人为善功在净化心灵
仁善慈皆是高雅境界旨在完善人格
天地本无私长留楼阁亭台供人俯仰
心花须怒放好趁采亲日假畅你胸怀
山上起祥云和风细雨四方咸沾龙变化
门中生瑞气春耕夏耘万姓同乐凤点头
为善不昌为善必昌先祖有余善善乃昌
慈惠不灭为惠必灭祖先有余德德贯德
山河雄壮高古地有文章有锦绣万目共仰
门面森严圣明风旋武德旋恩泽千秋永灵
我登临望数十里山河收归眼底会心描画意
你须赏览千百顷土地开放胸怀着手写诗情
文化建中心看此间画栋连云仰沾春风化雨
神州兴伟业喜今朝歌舞遍地同庆舜日尧天
典寄乡梓看山光晚照绿水绕殿无非赏心乐事
身安深林当淑气清明惠风和畅恰好游目聘怀
砃房联
妙道凝三教
灵光五大千
蛟龙文化悟
亦佛亦神仙
品修享异趣
德至寿长春
天时以为木铎
人望之如神仙
历千劫而不古
偕万物以同春
门外鸟啼花落
房内饭热茶香
善万物得时而化
启素心学道以传
淡如秋水闻中味
和似春风静后功
道在圣传修在己
善由人积福在天
侧身天地更怀古
独立苍山自吟今
烛慈结成福寿花
香烟造就*安地
长坐不老神仙府
与天同寿道人家
入山修道传美德
信仰宗教树贤声
智者虚怀如水静
高人清品与山齐
心珠朗映大千界
性海常通不二门
心地光明原是圣
耳根清静便为仙
妙谛远空华海藏
勤修长护福田根
人间桃源世外日
心中仙境眼前时
欣游所遇何空色
乐在其间是古今
身在仙地教俗客
心神留看花山春
十六观月生死相
三千界显天地空
夜养桌上一柱烛
清晨护内三支香
似洞非洞适成僧
无门有门是佛门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化中
积善堂前无限乐
长清花下有余香
高放眼光观世事
低*心气听人音
虚心秉烛神如在
沐手焚香仙有灵
赤地已闻珠并出
丹山还睹凤联飞
积德前程应远大
在仁厚地自宽宏
山石烟霞有真乐
松梦风月无俗情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
举目四望海阔天空
心镜虚明长松浩月
化源缥缈春水桃花
翠竹黄花群沾化雨
长松细草普荫慈云
天高作山山高作镇
门大通道道大通神
炼心炼情时时炼恒炼不辍
修德修己天天修常修不殆
醮坛
会当建醮求忏悔
哀求上帝赦罪愆
一缕香烟通上界
万枝烛彩照前程
天上九重金阙远
人间一曲紫云回
设许清坛送早魔
醮祈阴雨润千村
上界金仙停法驾
玄坛宝盖奉高真
绿章上奏朝天阙
红烛高烧建法坛
一阳消息动于子
三界神灵降自天
遂民生起农桑足
望帝泽愿风雨调
虔设清坛祈阴雨
诚诵经乃降甘霖
开光奉读朝玉像
迎鸾接驾复金身
虔写文章达天地
诚心敬意报神恩
七戒三斋秉凡性
千祈万祷求清*
南山全注长生绿
西极丹还不志仙
七月黄道祝圣寿
十二大吉诵仙径
香焚玉炉朝上界
表奏天阙圣驾临
闻人免进宜肃静
无有杂声便书文
开光迎神临宝位
迎鸾接驾入庙堂
满城风雨惊秋届
三界神祗法驾临
敢从蕊阙祈多福
何事兰亭拔不祥
会当大醮虔修日
正值诸神下降时
正喜阳春回大地
愿诵诚钦上诸天
一道一僧一儒家
沐手梦香皈佛法
片语能教玄妙悟
人天消息此间通
气吐龙涎诚开吉利
辉腾凤烛彩映*安
灯火千秋光腾紫府
香烟一缕瑞绕金轮
仗剑登坛诚通三界
步罡踏斗表奏诸灭
愿四季*安永消疫疗
望诸神护佐早降祯祥
功德庄严历千劫而不古
身心园妙谐万物以同春
诚驾寅恭一念真勤通神座
月临神位数函高奏达慈天
万圣临轩注赐*安之福祥
千真降鉴消除已德之罪
表达三天驱瘟疫千里之外
文申十方降祯祥万姓之家
星位宝瓶问谁得过仙翁火
月临大吕仗法高祈上帝恩
道教有感斋戒者可以登坛
灵官无私如荤者须当回避
灶房
日制馨香味
时烹山水鲜
寻常无异味
鲜洁极家珍
清净厨中修妙供
玉宝坛前献高真
果供九品莲台上
菜献三清大法王
陈献玉果并素菜
保养茶食共佳馔
别看寻常无奇品
只要适口极佳珍
入厨且问调羹事
在位何嫌越俎谋
要饱还须家常饭
欲腹当是粗布衣
一人巧做千人用
五味调和百味香
聊给饔餐随心俗
只将烟火结因缘
山肴野敕含真味
菜饭葱羹养太和
清茶莫待无情客
淡饭须留有意人
一饭济人皆好事
片言排难即阴功
大餐滋味碱酸外
极意调和羹目霍中
扫地焚香清福已具
粗衣淡饭乐天不忧
五味调和堪称善饪
三餐可口亦莫良厨
道味在菜根中君宜细辩
仙人居蓬岛上我独来游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3、上顺天时,下养万物,草木昆虫不失斯所,獭未祭鱼不施网罟,豺未祭兽不修田猎,鹰隼未击不张尉罗,霜露未沾不伐草木;
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5、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躯命,故人惟兼物性,方为全尽吾性。体此意者,樽节爱养,戒杀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
6、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万物,无不置也。地性既善,养生万物,无不置也。圣人悉乐理天下而实法天地,故万物皆受其功大善。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轻,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7、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8、道者德之体,德者道之用。
9、常道无名,唯德以显之;至德无本,顺道而成之。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2、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5、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26、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8、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9、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32、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4、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5、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6、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7、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8、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9、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0、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4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42、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43、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4、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45、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道教对联(扩展2)
——道教文化漫谈
一提起道教,脑子里就会跳出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的确如此。道教与佛教的许多内容,是没法按照我们世俗的理解而正确说出来的,仅凭着我们的一点世聪辨智,就去解释佛与道的理论精髓,无疑于蚂蚁撼树!
在嵊州境内,道教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其实要比佛教文化早。《释名·释长幼》对“仙”字的解释说:“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道教理想的成仙修道环境,必须在超尘脱俗、幽深僻静、高耸入天、云雾缭绕之名山。而在嵊州,早在东汉时,就有《刘阮遇仙》的故事流传于世,嵊州可以说是道家神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刘阮遇仙故事在*道教史和文学史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如果细究其源头,与道教的神仙与洞天福地的概念颇相吻合。自古以来,“剡多名山”。加上三国时杨祖德剡溪觅金刀的传说,连同“两火一刀可以逃”(两火一刀即是“剡”字)之谶言,使得古剡县成为了全国著名高僧、高士以及文人们向往的栖息之地。否则,那条“唐诗之路”就不会从他们的脚下开辟出来,那么丰富的佛教、道教、哲学以及文学遗产也不会在这里保存下来。
道教对联(扩展3)
——道教有哪些法术?
道术一词,源出《庄子.天下篇》『见《庄子·天下篇》』,与“方术”、“方技”是一个意思,道教中人也有称为“仙术”的。
道教所从事的道术很多,如占卜、符篆、祈禳、禁咒、内丹、外丹、炉火黄白、辟谷、行□、房中、仙药、服气等等。宋马端临《文献通考》曾对道术扼要介绍,说:“盖清静一说也;炼养一说;服食又一说也;符篆又一说也;经典科教又一说也。”他说黄老列庄之书,所讲是清净无为,而略及炼养;赤松子、魏伯阳只言炼养而不言清净;卢生、桃少君、栾大言服食而不言炼养;张道陵、冠谦之言符篆而不言炼养、服食;杜光庭以下只讲经典科教。
道教之术繁多,共分五大类,道教五术大概解释如下:
一、山
所谓“山”就是通过食饵、筑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来修炼“肉体”与“精神”,以达充满身心 的一种学问。
食饵——是利用补药、酒及日常饮食以加强体力,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筑基——是利用*法以控制精、气、神,进而增进体力的一种方法。 玄典——是以老子、庄子思想为基础,进而达到修心养性的一种方式。 拳法——是以习练各种武术以增强体魄的方法。 符咒——是一种通灵、修炼的法术,其主要作用是避邪镇煞、趋吉避凶等的一种方术。
总而言之,“山”就是利用打坐、修炼、武学、食疗等各种方法以培养完满人格的一种学问。
二、医
所谓“医”,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法,以达保持健康、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方剂——是利用各种药物制成散剂、丸剂来治疗疾病和修炼的一种方术。 针灸——针法和灸法和合称,是利用人的脉络、气血循环的原理,刺激患部,来治疗疾病的方术。 灵治——利用掌握人的心灵(心理状态),进而以治疗人疾病的一种方术。也就是现所称谓的“心理治疗”。
总之,“医”就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式,以治疗人的疾病的一种方法。
三、命
所谓“命”,就是透过推理命运的方式来了解人生,以穹达自然法则,进而改善人命的一种学问。推命所用的主要著作有“紫微斗数”、“子*推命”、“星*会海”等。其方式就是以人出生的时间和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
总之,“命”是以推定人的命运,进而达到趋吉避凶的学问,从而改善人类发展的需要。
四、相
所谓“相”,一般包括“印相、名相、人相、家相、墓相(风水)”等五种,以观察存在于现象界形相的一种方术。
印相——就是观看人的印章,以取定命运的方法。印在*,以前是权力的凭证。 名相——是以人的姓名或店铺的名称,通过五格剖相,同时运用命理等结合来推断吉凶发展的一种方法。 人相——又分为面相与手相两大类,通过观察面、手部的纹线与气色而了知人吉凶、病理的一种方法。 家相——也就是阳宅的风水,以观察其格局,进行分析来推断对人类所居住的吉凶的一种方术。 墓相(风水)——也就是阴宅,以通过选地安葬祖先,而达到对后代子孙荫庇的一种方术。
总之,“相”是对眼睛所看到的物体作观察,以达趋吉避凶的一种方法。
五、卜
所谓“卜”,它包括占卜、选吉、测局三种,其目的在于预测及处理事情,其中占卜的种类又可分 为“易断”及“六壬神课”。
占卜——所谓占卜,是以《易经》为理论依据,结合天、人、地三界所相互制约而推断吉凶的方法。 选吉——主要著作以《奇门遁甲》为代表,通过布局、布斗、符咒等结合,处理事物发展不吉的因素, 其主要运用于古代军事。 测局——主要著作以《太乙神数》为代表,通过十二运卦象之术,是推算国家政治命运、气数、历史变化规律的术数学。
道教对联(扩展4)
——道教放生表文 (菁选2篇)
放生前,念诵:
走吧走吧,快些走吧。
不要回头,不要眷恋。
新的生活,正在等你。
不必感恩,不必挂怀。
今日一切,皆是因缘。
我救你性命,你度我心灵。
南无阿弥陀佛
放生后,念诵:
一
大恩无言,陌生的人。
是你让我,重获新生。
昨日今朝,恍若隔世。
如有来生,定当相报。
二
在市场里的这段日子,我害怕极了。
看着前来买货的食客,心里砰砰乱跳。
每当夕阳西下,都不知道,
还能否再看到明天的太阳。
我只知道,死亡,只是时间的问题,
就算太阳照常升起,却再也回不到那个午后。
那个快乐的午后,我们在溪边戏水。
那个惬意的午后,我们在山下晒太阳。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会想起我的爸爸和妈妈。
以前,总觉得妈妈太唠叨,爸爸太严厉。
以前,总觉得他们思想落后跟不上时代。
可现在,再也吃不到妈妈炖的红烧肉了。
再也不能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到处乱跑了。
再也不能跟妈妈一起逛街给我买好吃的。
再也不能坐在爸爸怀里听那有趣的故事。
再也不能了,再也回不去了,如果,还有如果。
哪怕回到他们身边,唠叨我,指责我,
甚至骂我,打我,我都愿意。永不分开。
因为,只有爸爸妈妈的地方,才是家啊。
还有我的孩子们,你们还好吗?
没有我管你们,你们还淘气吗?
没有我看着你们,你们还乖吗?
冷不冷?饿不饿?有没有受欺负?
希望你们赶快学会照顾自己。保护自己。
若有来生,再做你们的父母。
我决不会像今生这样,逼你做你不喜欢的事情。
我要好好享受你的撒娇,包容你的小脾气。
陪你疯,陪你闹,陪你哭,陪你笑。
三
感谢你啊,我的恩人,
昨天的我,已经死去。
现在的我,已经重生。
以后时光,皆是恩赐。
一分一秒,必当珍惜。
四
我亲爱的家人们。
希望我此刻的回归,
还,为时,未晚。
南无阿弥陀佛
放生有三大忌讳
一、勿立定期
就是不能确定放生的日期。因为你一旦确定了日期,就等于给那些捕猎者通风报信,那些捕猎者就一定会伺机而动,你在那一天放生,他就在那一天捕猎,一放一捕,最倒霉的还是那些物命,就失去了放生的意义。尤其是很多佛弟子喜欢在佛教节日期间放生,很容易让捕猎者摸清规律,给放生造成障碍。
二、勿认定地
放生的地点,不能公开,更不能固定。如果经常在固定某个地方放生,就很容易被捕猎者掌握规律。他们就会守株待兔,随时准备迎接你的放生,你这边放生完刚走,他们就开始捕捉,你的放生,成了他们的营生,还是自欺欺人,没有意义。
三、勿议定物
就是不要规定必须放生某种动物。因为这样的话,那些商贩就会为了满足你的放生要求,而大量捕捉某种动物。你不放生,那些动物还能各安其命,你这一要求放生,倒让它们大量被捕捉,这已经不是在放生,而是变成杀生了。
四种灵性动物不能放生
一、外来物种
在地球上,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区域的生态*衡,在经历长时间的演变之后,一个区域内的物种都能够*衡融洽的发展。但是其中如果有外来物种的入侵,就会导致原本*衡的.生态出现紊乱现象,外来物种甚至会破坏此生态的食物链,能够影响其余生物的繁殖,严重时甚至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破坏。
二、有害昆虫
有害昆虫简称害虫,虽然我国每个地方都有很多的害虫,但是我国一直积极的研究治理害虫的方法,害虫虽然个头较小,但是能够破坏植物影响动物,甚至一个小小的害虫会导致原本生态工程的破坏,人类为实现完全治理害虫,付出了不少的力量。
三、有疾病或有瘟疫的动物
众所周知,许许多多的昆虫动物能够传播瘟疫,尤其是蝙蝠这种动物,身上含有十多种能够置人于死地的疾病,世界上每年都会爆发许多禽流感或者猪瘟,如果一旦发现这些含有疾病或者瘟疫的动,要立即上报上级部门,并且要进行有效的隔离作用,防止瘟疫在人群中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甚至损伤许多人民的性命。
四、没有能力自食其力的动物
很多动物比如说小鸟在飞行过程中受到伤害,因此,它不能够再次展翅飞翔,而掉落到人群中,此时如果小鸟被人逮到之后,也绝对不能够放生,因为小鸟被放生之后,只有被天敌的残害,它没有办法去保护自己,遇到这些没有能力自食其力动物,人类应该帮助它们治愈伤口。
道教对联(扩展5)
——道教箴言大全 (菁选2篇)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治大国,若烹小鲜。
3、治人事天,莫若啬。
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7、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9、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0、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1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3、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4、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5、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6、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1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9、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0、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2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22、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23、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4、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7、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8、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29、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3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2、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道德经》
暴风骤雨不会整日不停的,它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暴风骤雨)是由哪里产生的'呢?当然是天地(自然界)。天地(产生的)尚且不能长久生存,更何况是人呢?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不露锋芒,消解纷争,挫去人们的锋芒,解脱他们的纷争,收敛他们的光耀,混同他们的尘世。
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5、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道德经》
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
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
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道德经》
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1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道德经》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道教对联(扩展6)
——语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四年级下:《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第一课时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雨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下:《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的表演,范写“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废”,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4.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5.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2.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自己的感受。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6.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
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4.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道教对联(扩展7)
——道教最厉害的三道符
家有言“不知书符窍,反惹鬼神笑”,
在道教,“符”作为道士与天神沟通的媒介,是万万不可随意乱画,
道士画符时要用到黄纸和朱墨,朱即朱砂,墨即烟墨。
道士画符前,一般都要设坛行祭礼,
需心无杂念,保持身心干净,净心、净身、净面、净手、漱口。
一张符咒一般由符头,主事神佛,符腹,符胆,符脚等五要素所构成。
关于画符,不同的道教派别有不同的画法。
通常情况下,符头用三勾或敕令、雷令开头。
三勾代表三清或三界公,
三清即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
三界公即城隍,土地和祖师爷。
三勾在整个符上就代表三清,在敕令及神名之下就代表三界公。
一张符的符胆是符的主宰,符脚是结束一张符的书写手续。
所谓的“三山符箓”指的就是三个道教宗派所画的符箓。
因为在唐朝末年到宋朝初年这一时期,
天师道和上清派、灵宝派分别以龙虎山、茅山、阁皂山为宗派活动中心,
因此龙虎山的正一箓,茅山的上清箓,阁皂山的灵宝箓被合称为“符箓三宗”、“三山符箓”。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