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张灿森 - 写了点对联

zydadmin  36

展开全文

张灿森,别署静庐,1970年10月出生,山东汶上人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楷书委员会副主任,枣庄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五月书会成员。

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各种展览,曾获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奖”,山东省委、省政府第二届泰山文艺奖和省书法家协会书法创作贡献奖;2013年12月《东方艺术-书法》杂志“中坚”栏目作专题介绍;出版《五月书会书法文献研究-张灿森卷》。

写了点对联

张灿森

对联或源自桃符,“总把新桃换旧符”。明代出土的三国孙权赤乌年间(238-250年)铁十字架上铸十二字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算是比较早的对联了。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用途多样,讲究也多,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对联上、下联文字不管多长,一般都没有标点,这也是格式上的一种特殊讲究。前年,我陪朋友到本地××寺,看到大殿的对联,俚语、肥扁的印刷隶书简体字,明晃晃金屑浮溢,陡添了十分世俗的铜臭气息,望之令人顿生狂躁之心、了无清净之意。更有几副十几字的联刻于石头上,制作者唯恐大家看不懂,上下联各空出一字来断句。真是画蛇添足。另外,什么内容的对联放在什么场合,亦须讲究。

138cm×23cm×2

宋元留下的楹联书法作品绝少。纸张越造越大,明代高堂大轴的出现,使得对联的书写量多而且水平高超。晚明的张瑞图行书大对联3米多高,排山倒海,气势骇人。王铎的大字对联传世亦多,固然也是好,但却少了点张瑞图笔扫千军的阵仗。清代更是对联创作的繁荣期,碑学书法的兴起对于写大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去岁底与师友往江浙参观学习,在浙江美术馆的何绍基书法展览中,有一副337cm×51cm×2的楷书七言对联,在展厅中顶天立地,蔚为壮观;又在春及草庐美术馆新见徐生翁的极小对联一批(当是创作用的小稿或作记事之用),原大编辑成册,皆为对联加上款,三行,用纸率多7cm×3.5cm的尺寸,单字约0.7cm大小,尺幅很小,但面目峥嵘,纵横捭阖,不觉其小。

138cm×23cm×2

楹联书法,是书法和对联两种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理想的状态是“珠联璧合”——但现在的书法作者(包括我)很少有创作对联的能力了,能很好地写一副别人的对联就不错了,如果不是与对联作者有意合作,这似乎不能叫“珠联璧合”。“联墨双修”的作者优秀的不多见。书法创作方面,五体书的对联都有——“破体书”的对联也有,比如一些篆隶杂糅、篆行杂糅、隶行杂糅的作品。

集经典文字为联,是历来文人创作的乐趣,我们见到的以《兰亭序》文字集字的对联不可胜数。苏东坡推崇陶渊明,自扬州至海南和陶诗124首成《和陶别集》,有《和陶归去来兮辞》1篇,更有《归去来集字十首》。现在的书法作者这方面也有欠缺。

138cm×23cm×2

甲骨文、金文的发掘、研究丰富了书法的创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一些文字的解读不断得到大家的公认。过去的不能确定的字,现在有了更科学、确切的解释。二十世纪以来,集甲骨文、金文为对联理所当然成为一些好事者的文字游戏。但初始的集字不可避免有些许乖误(即便一些过去比较权威的集字出版物也不能免俗,这是时代的局限),如合体字“六百”“小子”径释为“百”“子”等这些较为浅显的错误。只是这些合体字误为单体字的书法作品现在还在不断出现,前几天还见到一位“篆书大家”的作品写“子”为“小子”,他一直这样写,看来是认识问题,并且没有人提示他。经常写字的人,谁能不写错字呢?只有不断学习才可能尽量避免。

138cm×23cm×2

金文创作多以少字为主,毕竟在已经得到公认(读法、字义)的1500个左右的金文(包括一些冷僻字)范围内,创作一件多字数的书法作品实在困难。梅邻草堂刘玉鼎先生的书法诸体皆能,只是较少以篆书示人,他的对联写得好,气象博大,纵横纷披。有一次聊起金文创作,先生说30年前曾因我市承办的某届全国书法展需要,往泉城请邹振亚先生以金文题字,因邹先生查不到、或已有的金文中没有其中的一、二字而未果——那些老先生对于用字何其严谨!他们绝不拼凑(偏旁等)用字的。因此,金文集联是大家比较喜欢的创作内容,简便易写,不过因上面所说的局限性,文字内容的境界大多不太高。晚清秦文锦先生的集联影响较大,我们比较常见的很多人写的篆书“邑小城三井,湖周月一环”这个内容即为秦氏集《散氏盘》的对联,应算不得淹雅。秦的重要作品《金文集联》也存在错讹。另外,很多作者在书写别人的集联时,署“集×××为联”,让读者以为是书者本人所集,不妥,有掠人之美的嫌疑。反不如不署这句话。

138cm×23cm×2

我喜欢写对联。惭愧的是没有创作对联文字的能力,自己偶尔一些应景的俚句登不得大雅之堂,还是选录一些专业作者的稳便。家中空间局促,四尺联已是操作不易(虽蒙师友关爱,提供了一个大一点的地方,但多年来养成了晚上居家写字的习惯,换地方不适应),大一点的对联,除非有不可推却的应索不写,原因是很多时候等到把地方收拾好了,提笔却意兴阑珊了。我自己理想的书写环境应当是在家中有个相对自由的空间,地方够用、纸张裁好,想写即写。书写的经验积累很重要,总是在太小的空间写,怎么能写好大字呢。

四尺对开的对联即便是三言、四言的少字联似乎也谈不上擘窠大字、榜书,但就是这样稍大的字与日常的小字创作相比,用笔、书写速度等都不一样。极大字(如长宽几米的字)的创作,绝非想象中的那样简单,真是需要构思、激情以及经验乃至精力的。尝见一位技术精湛、笔法细腻的故友写大字(两米见方吧),拖来拖去,看着就不是那个事。曾翔等先生的大字合作其实难得。

138cm×23cm×2

我这些年在写金文,按照自己的方法,对错也没有去想,只感乐此不疲。临帖之余写一点四尺以下的小品、对联,行书为主,书体间的互通谈何容易!与前些年自己的字相比,或略有进益。行草书至关重要,刘熙载说:“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他觉得正书太过理性,难见“字中之天”。我一直认为所谓碑学的表现主要是行草书的表现。而我现在只是想把字写得轻松一点,贴妥一点(当然每个人关于“贴妥”的理解不一样)。熊秉明说:“既从事艺术工作,就应该运用自己所喜爱的工具表现自己所深切感受的题材”,我“所喜爱的工具”无非是羊毫浓墨宣纸,那么这种“题材”是什么呢——我觉得应该不是一个具体的程式化的东西,它应该随年龄、阅历、修养、环境等变化而有所变化。虞世南《笔髓论》中说:字虽然有它的基本结构和内在规律,但是在具体创作时,结字、运笔和用墨的风格却没有固定的限制——所谓“字虽有质,迹本无为”。

138cm×23cm×2

虞世南又说:“心悟非心,合于妙也”,意思是创作者要悟到“非心”,即心中不要存在一个确定的样式,才能契于妙道。这与后人评苏东坡诗“心地空明,自然流出”有异曲同工之妙。董其昌也强调不经心的书写,其经典的《试墨帖》中就有“试笔乱书,都无伦次”的字句。对他而言,作意能熟,率意出“生”,熟近俗态,“生”得秀色。董因此才有《试墨帖》这样别具面目、难以复得的佳作,他的倡导更直接影响了晚明、清初的奇肆书风。

作品欣赏

138cm×23cm×2

138cm×23cm×2

138cm×23cm×2

138cm×23cm×2

138cm×23cm×2

138cm×23cm×2

138cm×23cm×2

138cm×23cm×2

138cm×23cm×2

138cm×23cm×2

138cm×23cm×2

138cm×23cm×2

138cm×23cm×2

138cm×23cm×2

138cm×23cm×2

138cm×23cm×2

138cm×23cm×2

138cm×23cm×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lzdww.com/read-27359.html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