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的一生可以用“少年为神童,青年为才子、政治家,晚年为学问、教育大家”来概括。梁启超幼时即聪明过人,五岁时开始读《四书》、《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2岁考中首榜第一名秀才,一时有“神童”之誉。
公元1895年春,梁启超来北京参加会试,适逢甲午战争中国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梁启超跟随老师康有为发起了著名的公车上书,一时名满京城,梁启超从一个不名一文的学子一跃成为成为当时的变法领袖之一。
梁启超的变法宣传理论,对当时的社会震动很大,也引起了一些人物的不满,其中就有洋务派的地方代表人物张之洞。
戊戌变法前,梁启超为了宣传变法理论,去武汉讲学,有一天去拜见湖广总督张之洞。梁启超的拜帖落款是“愚弟”,这引起了张之洞的不快,觉得这个小子太狂妄了,敢跟自己称兄道弟。于是决定出一副对联,教训一下这个狂妄的年轻人:“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来江夏,谁人第一?谁人第二?”
张之洞是同治年间的探花,曾担任过翰林学士,也是一代学问大家。这一联足见他的才气。他巧妙地运用了地理、季节因素,发问奇特不凡。在中国四大河流中,长江排第一;四季中,夏排在第二;而江夏又正好是武汉一带的古名。梁先生来武汉讲学,我们两个谁第一,谁第二呢?
这问话显然谦恭中带倨傲,很不好回答。但梁启超也绝非等闲之辈,据说他任报刊主编时,有人请他写篇重要文章,梁启超正在打麻将,对那人说,你拿纸笔来,我口述,你记。于是,他一边打麻将一边口述文章,顷刻即成。
梁启超见了张之洞的上联,略一沉吟脱口道:“三教儒在先,三纲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不敢在先,不敢在后。”他又巧妙地运用儒家的有关说法,回答得不卑不亢。
儒、道、佛,儒在前面;封建纲常中,人纲列后。“儒人”合“儒”与“人”,又正切自已知识分子身份,自然不敢居先,但又不会居后。回避极富技巧性。张之洞听了,也大为叹服,对梁启超的印象开始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