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一、“其”作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在句中作主语或与其他词语构成主谓短语作该短语中的小主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他们)”“它(它们)”.如:①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②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③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④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①句,“其”作“乃华山之阳”的主语,相当于“它”,代指“华山洞”.②句,“其”与“为文”构成主谓短语,相当于“它”,代指“仆碑”.③句,两个“其”分别作分句主语,前一个相当于“它”,代指上文的“山洞”;第二个“其”相当于“他们”,代指上文的“游人”.④句,“其”与“求思”构成主谓词组,相当于“他们”,代指“古之人.二、“其”作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名词或方位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的(他们的)”“它的(他们的”).如:①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②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③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⑤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上述五句中的“其”,都可译成第三人称代词“它的”.①句,“其下”指山的下面.②句,“其文”指“仆碑上的文字”.③句,“其左右”指“山洞的两旁”.④句,“其深”指“山洞的深处”.⑤句,“其传”指“古书的传说(文字)”.三、“其”活用作第一人称代词,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相当于“我(自己)”、“我们”或“我的(我们的)”.如: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①句,“其”指代上文的“余与四人”,只能译成“我们”.②句,“其”指的是“我(自己)”.四、“其”作指示代词,可以指代个别的人或事物,也可指代多数,一般都是远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④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①句,“其址”指那个地方,“其后”指从那以后.②句,“其院”指那个禅院.③句,“其好游者”指那些爱好游赏的人.④句,“其欲出者”指那个要求出来的人.五、“其”作副词,放在句首,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表示反诘的语气,可译为 “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其”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岂”,可译为“难道”.六、“其”作助词,用来凑足音节,舒缓语气.如: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其”是助词,无实在意义,可不翻译;“既其出”可译为“出洞以后”.“其”字除了上述本文的用法外,另外还有一些用法,下面补充说明:(一)“其”活用作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如: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该句译为:我认为太后替长安君考虑的短近了,所以认为你的疼爱(长安君)不如(疼爱)燕后.“其”作第二人称代词来解.(二)“其”表示特指若干中的一个,有“其中”的意思.如: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该句译为: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干脆走开了,其中的另一只狼像狗似地坐在(屠夫)面前.“其”作“其中”来解.(三)“其”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还可以表示疑问、测度、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还是”、“可要”等.如: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④吾其还也. (《崤之战》) ①句,“其”用在“如……何”的前面,有加强疑问语气的作用,可译为“又”.②句,“其”表示测度的委婉语气,可译成“大概”、“或许”.③句,“其”表示告诫、期望的语气,可译为“可要”.④句,“其”表示商量的语气,可译为“还是”.(四)“其”作副词,表时间,有“将”、“将要”的意思.如: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经·七月》) 该句译为:赶紧修理好房子,将要开始播种各种谷物了.“其”解释为“将要”.(五)“其”作连词,表假设,做“假如”、“如果”来解;表选择,做“是……还是”来解.如:①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狱中杂记》) ②子以秦为将救韩乎,其不乎?(《战国策·韩策》) ①句大意是:如果遇到执行凌迟这种刑罚,刽子手便对犯人说:“你依我,给我若干钱,我就先刺心,叫你一下子便死;不然的话,我把你四肢剐尽,你心一下子死不了,叫你受罪.“其”相当于“如果”.②句意思是:你认为秦国是将要救韩国,还是不救呢?“其”相当于“是……还是”.。
1、代词。他们;她们;它们 。如: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2、副词。 也许;大概。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3、表示祈使。当,可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将,将要 。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5、表示诘问。通“岂”,难道。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6、极,甚 。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韩非子·初见秦》
1、连词。
(1) 如果,假设
其或未能处置,即且给公验。——唐·封演《封氏闻见记》
(2) 或许;大概
我中国前途,其有望乎?——《负曝闲谈》
(3) 又如:其诸(或者);其者(或者)
(4) 还是。表选择。
其真无马耶。——唐·韩愈《杂说》
(5) 又
其真不知马耶。
其亦足乐乎。——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2、助词。
(1) 用作语助。
(2) 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北风其凉,雨雪其雰。——《诗·邶风》
(3)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4) 又。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我给你部分:
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蟹六跪而二螯。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例: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例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例②:吾恂恂而起。 .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例②: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既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 间不久。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1、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
于:介词,引出动作对象,不译。
2、长于臣:比我大。
于:比。
3、无伤也,请辞于军:有关系!让我到郭晞军营中去说理。
于:到。
4,至于成立:到了成人自立。
于:到。
5,急于星火: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迫。
于:比。
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上青天。
于:比。
7、寡人之于国也:我对于国家。
于:介词,对。
8、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那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于:比。
9、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
于:为。
10、苛政猛于虎也:苛政比老虎还厉害。
于:比。
句子:
1、之,适也。——《广雅》
翻译:之,去。
2、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翻译:自从丈夫到东面后。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翻译: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
4、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翻译: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
5、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翻译: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扩展资料
【之】其它古义:
1、出,生出,滋长。
之,出也。——《说文》
翻译:之,生出,滋长的意思。
2、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宣王说之。——《韩非子·内储说上》
翻译:宣王说南郭处士来吹竽。
3、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翻译:郑国的商人弦高在市场遇到他们。
4、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翻译:纣王下令将人带上法场,要杀了他的母亲。
6、助词,的。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翻译:谢庄少年的技艺非常精妙。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如:
②“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
③“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
4“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
5“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之”是助词,的,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6“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7“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很久,“之”,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
8何陋之有?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9马之千里者。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10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
青,取之于蓝, 从
而青于蓝 比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向
①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
②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③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
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
⑤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
⑥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⑦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⑧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
⑨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
⑾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
⑿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