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4-20 10:38
70239
封面新闻记者 肖洋 杜卓滨
10年后,陈星宇还是会想起那个飞在天上的房子。
那是“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在年少时见证苦难后,他想让人们远离灾害的初衷。只是,孩子的想象天马行空。
这个飞屋飘荡在他的脑海里。震后1个月,在班会课上,他把想建“可以飞在天上的房子”这一梦想讲了出来,说给习近平总书记听。听了他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青少年要敢于有梦。从《西游记》到凡尔纳科幻小说,飞船、潜艇今天不都有了吗?有梦想,还要脚踏实地,好好读书,才能梦想成真。
为此,陈星宇说,他当时就立志要当科学家,“因为科学家无所不能。”“飞屋”则更像是他心里埋下的一粒种子:播种下希望让他去认识世界,给他力量让他不断学习向前。
震后,陈星宇家开始修新房。修房时,他帮着背砖,知道一块砖的重量。他开始思考造飞屋的可能。最终,孩童时无拘无束的梦想回归现实和理性。他不再想造飞屋,转而想成为一名医护人员。他把这看成是“飞屋”的延续——在他的世界里,飞屋不能让人们躲开灾难侵袭,但打针输液却能明显减缓患者所受苦难。
震后第7年,他考入达州的一所医学院,成为一名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如今,他已在医院实习了8个月,马上就要迎来毕业季。回顾这10年,他说,飞屋之下所承载的梦想一直不曾改变。毕业后,他就要成为一名医护人员,那儿时的梦想就要完成。
2023年4月20日,震后十年的日子,陈星宇正在达州赴一场升学考试。那个想象房子能飞上天的懵懂少年,即将大步走上自己新的人生路途。
/strip/quality/95/ignore-error/1|imageslim"/>
陈星宇
造会飞的房屋
陈星宇还记得说出要造飞屋时的那个课堂。那是2013年5月21日,他还是龙门乡隆兴中心校五年级二班的学生。
当天下午,他们班举行了一次班会,主题是“感恩奋进,放飞梦想”。班会上,老师引导大家讲出自己的梦想。说着说着,习近平总书记就从门外走了进来。
陈星宇是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教室后,第4个说出自己梦想的人。他站起身,告诉在场的人,长大了要造会飞的房子,让大家免受灾难侵扰。听了他的讲述,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他鼓舞。
那天的班会上,大家的梦想各式各样,诉说着长大以后要成为的人、要做的事。
后来,他看了《飞屋环游记》,也对飞屋做了设想。看着电影里的房子被气球带上天,他认真想过飞屋的动力组成,想过房子的轻量化问题。不过,在家里修新房背了砖后,他开始明白,可能现实中造不出会飞的房子了。
陈星宇说,说了自己要干什么却发现干不了时,他难过失落。升入中学后老师告诉他,以后去大学要选择一个方向,他性格好、性子慢,很适合医护类的专业。
/strip/quality/95/ignore-error/1|imageslim"/>
隆兴中心校
他想,当科学家造会飞的房子,本质上就是想帮助更多人。相较于造不出的飞屋,医护专业对他人的帮助则来得更为直接——打针输液,患者不良症状减缓是明显能观察的。于是,脱离年少时的天真童趣,他开始真正思考自己应该何去何从。高中毕业后,他考了大学,去了医学院。
如今回头再看,那堂班会课上,他和同学们好像都“失约”了。那个说长大以后要当侦探的骆云芬最终也没当侦探。但大家好像又都好好地“守约”了,他们从隆兴中心校出发,四处散开,走向新的梦想。
4月9日,陈星宇完成了自己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此前,他刚刚结束在医院为期8个月的实习。
考完当天,他从达州坐动车到成都,再从成都坐动车到雅安,最后再从雅安搭车回到芦山。其中最长的一段路程,他站了3个多小时。他不觉得累,这是在学校和医院学习3年来锻炼出的“技能”。
在陈星宇看来,10年前许下的“飞屋”梦想,在经历过大学和实习后,他已完成了一半。
在校期间,他努力学习。他记得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科目里的内容,在实操课上,他也掌握了该掌握的医护技术。他还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他们来自天南海北,也有工作后再进校的人。这些朋友教会他做事要深思熟虑,也告诉他学历的重要性。他说,大家都很“卷”,他也得“卷”起来才能不落后。
他所在的实习医院位于广元,在那里,他每个月换一个科室。他在临床上给病人打针输液,在急诊科随救护车出诊,也亲眼见到病人逝去。
实习期间,他们也不被病人理解。得知他们实习生的身份,有的病人会直接拒绝配合他们的工作。一开始,陈星宇也会担心自己技能不熟,会让带教老师代替他继续完成工作。但后来,他就能从容处理这些情况,并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打消患者顾虑。
2023年4月20日,在那场地震过后的第10个年头,一场追悼会正在他家芦山举行。而此时的陈星宇,正在位于达州的考场上,参加一场升学考试。通过考试后,他就有机会去心仪的川北医学院继续学习。
在他眼里,完成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并成为一名正式的医务人员,他“飞屋”的梦想才算真正实现。
长大的弟弟
今年3月实习结束后,陈星宇在家里待了很长一段时间。
他家的新房就建在离老家不远的地方。一两百米的距离里,全是亲戚和以前的邻居。往老家走去,会路过他们的土地,跨过他们的田埂,他们家里养的狗也会出来对这个不太熟悉的人“汪汪”叫。
震后,他老家的房子被评定为危房,很快就被拆除了。他们一家人在旧址上建起了临时的过渡房,如今也已废弃了很久。房屋正对着,是一块油菜地,4月油菜结籽,秆长得比人还高。油菜秆在头顶上搭起蓬,要想通过只能在油菜籽中穿行。
这条小路连接的是镇上的主干道。陈星宇说,在龙门镇还是龙门乡时,这条主干道不像现在一般宽敞干净,两边的房屋商铺也没有那么多。
每次放学回家,他们就会在这条路上嬉笑打闹,然后在路边的商店购买零食。有时还会因为动画片即将放映,而在这条路上玩命奔跑。10年过去了,在这条路上做这些事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而地震时还在吃奶的弟弟也加入了其中。今年,他12岁了。
10年后,隆兴中心校的变化也很大。如今,“科幻特色学校”成为这里的名片之一,并成为承载孩子们天马行空想象、无拘无束梦想的载体。这些年,无数孩子从这里出发,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屡获大奖。
隆兴中心校陈列室里,还收藏了很多幅孩子们的画作。在画作中,孩子们的思绪飞出地球,探索新的领域。他们畅想着外太空的旅行,还要给地球装上可处理污染的吸尘器。
/strip/quality/95/ignore-error/1|imageslim"/>
隆兴中心校陈列室里的画作
/strip/quality/95/ignore-error/1|imageslim"/>
隆兴中心校陈列室里的画作
教室里,老师曾用粉笔写下“感恩奋进,放飞梦想”的黑板,也变成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同学们通过更新的手段和方式学习知识、与老师互动,以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在陈星宇的世界里,家人很重要。父母引导他好好学习,也让他体验农活学会做饭。他说,这让他受益匪浅,不仅让他能够走出去,还保证了他饿不着。而当时选择医护专业,除了想帮助更多人,他也藏了“私心”——他的外婆常年吃药受疾病困扰。上大学后,家里人也常就疾病的处理咨询他的意见。有些问题他能够处理,有些问题他无能为力。但至少,他的所学开始真真切切有用于家庭。
读大学后,陈星宇在家时间不多。在家时,他就负责照顾弟弟。他会看着时间给放学的弟弟做饭,家里有啥他做啥,他做啥弟弟就吃啥。他俩从小就合得来,喜欢的东西也大体相同。看到曾经地震时还只知道哭闹的弟弟越来越高,他说,长大的弟弟是家里这10年来最大的变化。
/strip/quality/95/ignore-error/1|imageslim"/>
陈星宇(右)和弟弟
期待未来的自己
那场地震给陈星宇带来很多改变。
经历过大灾大难后,生活学习中的琐事,似乎就变得无足轻重。遇事时,他喜欢微笑面对,老师同学评价他,说他总是积极乐观。
震后,他开始从了解地震入手,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他开始知道地震为什么会发生,等级不同的地震都会带来哪些危害。小时候,他怕黑,不敢把手脚伸出被窝。睡觉时,要放手电筒在枕头旁,要用被子蒙着头睡。对地震的了解学习,也让他从神鬼妖怪的故事中抽出身来,正确审视那些本不存在的东西。
在外求学期间,他会在朋友们讨论地震时,给他们讲关于地震的东西。他的朋友大多没经历过地震,觉得地震离得很远的同时,也对地震感到害怕。他会向大家科普地震知识,讲解地震危害,让大家知道地震也能避可躲。
/strip/quality/95/ignore-error/1|imageslim"/>
陈星宇(右)和同学
相反,在芦山,大家反而不怎么谈那场地震。陈星宇把这归结为“要用发展眼光向前看”。虽然不谈,但大家也不刻意避免。10年过去了,地震也只是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后面的浪花翻涌向前,前面的浪花就消失在沙滩上。
那节班会课上的同学,如今大多已和陈星宇失去了联系。他们带着课堂上说出的梦想,从隆兴中心校出发走向了更大的舞台。偶尔在芦山相遇,他们会相互寒暄,聊起上学时的种种小事。他们中,有的还在求学,有的已经开始工作。
/strip/quality/95/ignore-error/1|imageslim"/>
陈星宇在大学
结束实习离开广元前,陈星宇约了两个朋友去了剑门关。在医院工作这么久,他们的休息时间老凑不到一起。这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口奇而险。3人中,1人没吃早饭爬山过关直接没了精神,1人脚抽筋了4次。只有他,全程无事。
“回去了我还能蹦跶。”
这些年,从雅安到达州到广元,外面的世界很大,但离家却越来越远。为此,二十出头的他开始陷入两难。现在无法走出这样的困境,他就想,先完成升学任务,让以后更完备的自己,为今天遇到的问题给出解决答案。
温江大学城山口百惠
2023-04-20
发表于四川
感动
过气枭雄
2023-04-20
发表于四川
少年派
fm911472
2023-04-20
发表于四川
十年光阴,十年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