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经典阅读)刘太品先生与对联文体的特点

zydadmin  23

3.谐巧性:早在实用性对联孕育之前,晋代的时候文人之间就开始形成一种“口头应对”的文化传统,目的仅仅是为了争奇斗巧,显示机智聪颖。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之后,蒙学教育中也形成了“对对子”的文化传统,往往追求对偶的工巧奇妙。这些都对对联文体的产生起过很大的催化作用,结果造成了对联文体不避讳甚至还侧重于文字技巧。如南阳武侯祠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像这类过于追求文字技巧的语言,对于诗来说通常是忌讳的,因为正统的诗歌理论认为过巧必然伤气害意,如叶梦得《石林诗话》云“诗语忌过巧”,但这些技巧到了对联文体中却成为了正格。再有像藏头诗在诗歌里根本就是俗鄙不入流的,但嵌名联却是很常见的对联形式。再如集句诗基本上不入诗歌创作的大道,只被当成文人炫博的游戏,但集句联则被视为品味很高的对联,很多大联家都喜欢这类创作。至于如拆字联“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以及“独角兽;比目鱼”这类技巧联和巧对,始终伴随着对联文体的发展而发展,这些文字虽然与灯谜酒令一类的文字游戏无异,但出于历史的原因,对联文体必须承认并作为“特例”保留这些从文体角度来说与文学无关的部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lzdww.com/read-59786.html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