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的一天,在顺天府(北京)贡院里开始了乡试的第一场考试。考生多是直隶(河北)的,辽东考生寥寥可数,王尔烈是其中一个。
盛暑炎热,应考的富家子弟们都穿绸着缎,显得凉爽华贵。他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诗论词,好不热闹。王尔烈家贫,只穿着家常的粗布衣服,显得很寒酸。一个考官走过来,见他独自站在一边,旧布袍下露出肥大的青布裤子,样子很滑稽,便跟他开玩笑地说:
小书生两腿木耳
旁边的考生一瞧,也跟着哄然大笑起来。
王尔烈急了,认为这是有意取笑自己,一眼看见考官长着满脸的麻子,便毫不客气地回敬了一句:
老大人一脸花椒
考官没想到一个小小年纪,显得十分拘谨的穷学生,口才竟如此厉害,他顿时面红耳赤,为了挽回面子,又出了一句:
乱石山稀烂梆硬
王尔烈毫无难色,张口就对出了下联:
热河水翻滚冰凉
考官一听,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也不计较王尔烈的出言不逊,勉励了他两句,忙自己的公干去了。
旁边认识王尔烈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认为还没有考试,就和考官成了对头,肯定没好果子吃。甚至有个富家子弟,在一边冷冷地嘲笑道:“傻小子,得罪了考官,还考什么呀?赶紧打道回家吧,还能为你家省两顿饭钱。”
王尔烈心里也有点犯嘀咕了,都怪自己一时嘴快,还真不知道会带来什么后果。十年寒窗,若就这样毁了,那也太冤了。
顺天府学,位于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现为府学胡同小学。顺天府学为明清两朝的官办学校,故事里的众多考生大都在此学习过。
不过,显然是王尔烈多心了,那个考官一向爱才,根本没把王尔烈的鲁莽放在心上,反倒觉得这个考生不一般,坚持秉公判卷。三场考下来,王尔烈高居榜首,成了第一名。后来,王尔烈一路高中,以诗文书法、聪明辩才见称于世,做了嘉庆帝的老师,成了乾隆、嘉庆年间有名的“关东才子”,还为编撰名闻中外的《四库全书》作出极大的贡献。
【博闻馆】关东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呢?
故事里王尔烈被称为“关东才子”,平时电视上经常说起“闯关东”,关东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呢?
关东,地理上指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地处中国东北方,自古以来,就泛称“东北”,明以后又俗称“关东”,这一称呼直到当代仍在民间盛行。关东原意是指耸立于河北与辽宁交界处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以东的地方,以山海关为隔,还有关里(内)、关外的别称。
山海关的东门镇远楼,是万里长城的最东端,曾是历史上重要的军事要塞。
「中华对联故事」苏东坡兄妹趣对 苏东坡兄妹趣对 传说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才高八斗,才智不让须眉,是女中翘楚。东坡和苏小妹经常在一起谈诗论对,研讨文章。 一天晚上,苏小妹来到哥哥书房,见苏东坡正紧锁双眉,对月沉思,不知在想些什么,便逗趣地问道:“大哥今天又在想些什么难题,不妨说出来让小妹为你分忧。”苏东坡见她到来,说道:“我刚想起一上联,若你今晚能对出下联来,我就佩服你的聪明。”小妹笑着说:“哪来的上联,要对一个晚上?快说出来吧。”只见苏东坡拿起笔,一边在纸上写着,一边高声念道: 水仙子持碧玉箫,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东坡书罢,便对小妹道:“小妹啊,这下...
「中华对联故事」试问泉自几时冷 试问泉自几时冷 杭州灵隐一带的山峰怪石嵯峨,风景绝异。相传在晋朝,天竺僧人慧理游西湖时,曾登上湖畔的一座山峰,感叹说:“此乃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这座山峰因此得名“飞来峰”。在灵隐寺前有一冷泉池,泉水清冽,泉声丁咚。唐代诗人白居易为之题写“冷泉”二字。到了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到此游览,心想只有“冷泉”二字,还不完美,就续补上了一个“亭”字。从此“冷泉亭”的名声就大了。据说,站在此亭上,抬头可望飞来峰的奇峰怪石,俯首可见冷泉清流激湍。千百年来,才子佳人常在此吟诗诵句。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更是见景生情,感触颇...
「中华对联故事」杜秀才联斥贪官 杜秀才联斥贪官 传说明朝末年,有一个进士靠投机钻营,侥幸做了襄阳知县。做了知县后,他自恃在地方官高势大,不仅没有为民做主,伸张正义,反而搜刮民脂,盘剥民膏,百姓苦不堪言,对这个狗官恨之入骨。有一年过年的时候,这个贪官不知该在家门口贴个什么春联,最后还是手下人帮他写了一副,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这个贪官看了之后很高兴,重重地打赏了那个手下,欣然地将这副对联贴在了大门外,联曰: 爱民若子 执法如山 路过的老百姓见了无不嗤之以鼻,唾其门庭。其中有个姓杜的秀才,饱读诗书,为人仗义,在当地很有口碑。他早就对狗贪官的恶行恨之入骨...
「中华对联故事」徐文长无言对知府 徐文长无言对知府 明朝时,杭州有个知府,自恃有几分才华,很喜欢在人前显摆。周围奉承的人无不夸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久而久之,知府越发自高自大,目中无人。有一天,当他偶然得知有个叫徐文长的贫寒学子,在杭州赋诗作画,受到人们的交口赞赏,十分不快。知府想,一个小小百姓,竟敢在他管辖的地区卖弄笔墨,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便派衙役将徐文长召来,提出要出对联句,若对不上,就要把徐文长赶出杭州城。徐文长镇定自若,满口答应。 第二天,知府将徐文长带到西湖岸边,指着六和塔,朗诵他精心准备的上联: 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徐文长听了,并不...
「中华对联故事」戴大宾应对如流 戴大宾应对如流 明朝时有个人叫戴大宾,福建莆田人,出身官宦之家。戴大宾从小勤奋好学,聪慧过人,三岁就能背诗文,五岁即能吟诗作文了,尤其擅长联诗作对,在当地被称为神童。 戴大宾五岁时由父亲背着去应童子试。到了考场,其他考生见其年幼可欺,都纷纷戏弄他,甚至有人对他说,该先回家吃几年奶再来应试。戴大宾都不予理会。忽然有一个考生嬉笑着问道:“你长大了想当个什么官?”戴大宾毫不迟疑地回答说“阁老(指内阁阁臣,明代亦称大学士,翰林学士入阁办事者为阁老)”。 文渊阁是明朝内阁办公的地方,图为清朝时候重建的文渊阁,位于今天的北京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