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无比灿烂,中华民族的文字也是博大精深,古时候的诗词歌赋讲究对仗工整,字脚押韵,因此才会让后世之人读起来朗朗上口。读过了许多文言文之后,才会真切的感受到古代文人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
古人为我们流传下来的,除了大量的诗篇文章之外,还有许多的歇后语,对联等等。特别是许多千古流传下来的精妙绝对,简直让人叹为观止,拍手叫绝!
对联在古时候的生活之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许多才子佳人相聚,品茶游玩,也会对对子来解闷。对联一般分为上下联,对对子时要求随机应变,也非常能考验一个人的文采和急智,可以说汉字的玄妙都体现在对联之中。历史上也有许多关于对对子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分享几个。
1、乾隆与纪晓岚巧对
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生性风流,自身的文采也极佳,他平素也非常喜欢对对子。乾隆的身边有著名的大才子纪晓岚,他是清朝的大学士,经常伴随在皇帝身边,有着很高的文学造诣,也非常的灵活机智,君臣之间传出了不少佳话。在纪晓岚刚做乾隆皇帝伴读的时候,因为不习惯与父母妻儿分离,所以会常常的思念亲人,有时候未免就会露出闷闷不乐的神情来。
有一次乾隆为了开解他,就故意逗他说:“我看你闷闷不乐,应该是口实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聪慧的纪晓岚听见皇帝的说法,就立马下跪请求:“感谢皇帝体恤,如若陛下恩准臣回乡省亲,那我便是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他的机智应对让乾隆皇帝龙心大悦,于是就特许纪晓岚回家,去看望自己的父母妻儿。
2、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皆在对子中
古时候有一位秀才,因为家境贫寒,所以经常会受到别人的嘲笑与轻视。这位姓钱的秀才不甘心被人瞧不起,于是发奋图强,刻苦读书,终于在几年后成功高中,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举人老爷。
那些以前瞧不起他的人,也纷纷前来向他祝贺,各种巴结讨好,对于这些人谄媚的嘴脸,秀才觉得非常的可笑,但又烦不胜烦。于是他就大笔一挥,写下了一副对联,高高悬于门前。
只见上联写道:“去年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无依靠,远亲近邻皆袖手,无人雪中送炭”;下联则是“今科得中,一二三场内,衣禄有指望,张三李四急登门,全来锦上添花”。一副对联就道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让之前嘲笑与轻视他的人,羞愧的无地自容。
3、各个店铺行业的专属对联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很多的行业,每个行业都有自己不同的传承与讲究。因此古人的对联也不能乱用,像许多裁缝铺中,就会悬挂这样的对联:“欲得称心服,一剪喜成百家愿;须凭妙手裁,寸尺巧量万人心”,简简单单的语句,说出了裁缝铺的真谛。
还有古代的棺材铺中也有专属的对联,像“人无千岁寿,我有万年福”,还有“唯恐生意太好,但愿顾客莫来”。这些对联虽然看起来简简单单,但是仔细琢磨,里面的深意却让人大为敬佩。
到了现代社会,古人传统中的土葬也逐渐的转变为了火葬,而在我国的火葬场门口,一般也会贴着一副对联——“早来晚来,早晚都要来;先到后到,先后全会到”,上下联对仗十分工整,全篇不见一个死字,却可以让人们明白,生老病死都是正常,不用过多挂怀。这副对联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悲伤情绪,也让人们多了一丝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