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著名学者俞樾在《春在堂随笔》中记载了一则趣事:
灵隐冷泉亭,旧县一联云:“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乱后失去,寺僧属吴平斋观察补书之。戊辰九月,余与内子往游,小坐亭上,因读此联。内子谓问语甚俊,请作答语。余即云:“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内子云:“不如竟道‘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相与大笑。
越数日,次女绣孙来湖楼,余语及之,并命亦作答语。女思久之,笑曰:“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余惊问项字何指,女曰:“不是项羽将此山拔起,安得飞来?”余大笑,方啜茗,不禁襟袖之淋漓也。
这个故事里,“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是问,而俞樾的“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其妻的“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其女的“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是答,一问一答,组成了问答联。
问答,是对联常用的一种修辞方式。 它可以将平板的陈述变为或直白或含蓄的提问,对联形式活泼,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问答联可分三类:一是一问一答。如上述故事其实就是一问一答。
二是问而不答,提出反问。 如“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壁上两行文字,哪个汉书?”
据说,有一次唐伯虎和陈白阳出去游玩,两人决定对对联,并提出前面酒馆为界,到了酒馆还没对出便是输。 唐伯虎随即出上联道: “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 ”陈白阳一听,发现这个上联是个问句,他不知道答案啊,不好答,不如避开不答,反问回去。 然后再一琢磨,发现上联中的“庄子”既指村庄,又可指书,语带双关。 于是他边走边想,走到酒馆处还没有想出恰当的下联。
陈白阳只好认输,两人便进了酒馆,打算休息一二。 谁知刚坐下,陈白阳便见酒馆墙壁上写着两行大字: “杜康传技,太白遗风”,灵感顿起,马上对唐伯虎道: “壁上两行文字,哪个汉书? ”“汉书”也是书名,但又十分应景,是 “哪个人写的”之意。 这副对联生动活泼,极具画面感,并且上下联都是问题,下联对上联避而不答却再次提问,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是问而不答,但答句已隐藏在对句之中。 《评释巧对》中有这样一副对联: “细雨密如丝,何机可织?明霞红似锦,无剪堪裁。”
有一位学馆的老师,在微雨时分有感而发,出上联,将细雨比喻为丝,因此发出疑问: 是什么样的织布机可以织出细雨呢? 当时学生不在,正好有位客人在场,听到了这样精妙构思的对联,也兴起对道: 明霞红似锦,无剪堪裁。
将明霞比作锦缎,叹恐怕没有剪刀能够剪裁出来。 这一下联看似没有对上联做出回应,实际上却也暗示了细雨和明霞一样,明霞是没有剪刀能够剪裁,细雨则是没有织布机可以织出。 答句之中暗含上联的回答,并且同样构思精巧、设想佳妙。
除了以上举例的这些对联,问答联其实还有很多,如明代杨一清与当时尚书及国公的对联:
上联:两手并持文武酒,饮文乎?饮武乎?
下联:一心勤读圣贤书,希圣也,希贤也。
问答之中见高远立志、敏慧为人。 再如张之洞和梁启超的一副对联:
上联: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下联: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岂敢在前,岂敢在后。
不卑不亢、才思敏捷。
无论是一问一答,还是提出反问,或者是答句隐藏在对句之中,对于问答联来说,不仅讲究对仗工整,也讲究呼应的自然,从而可以在一问一答或一呼一应中,将原本平铺直叙的语言,变化成为或直白或含蓄或跌宕或平静的语言,运用问答的形式来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具体地展现出来,有情景感,有互动性,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加深印象。
出个上联: 万象更新,老挝改造都城美,请各位高手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