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连载-非遗传承联圣钟云舫民间故事(48) 钟秀才用方言写对联妙不可言

zydadmin  32

非遗传承联圣钟云舫民间故事(48)

钟秀才用方言写对联妙不可言

收集整理 庞国翔

清代江津秀才、著名的巴蜀楹联圣手钟云舫喜欢用巴渝方言来写对子。这样的对子读起来不仅诙谐幽默,而且生动活泼,令人把玩无穷。

钟云舫曾受冤被羁押于成都府。他多次进行申辩,但当局对此案不质不询不审,进行软打整,将他关押长达三年之久。长夜漫漫,凄风苦雨。他痛心疾首,以泪和墨,用方言写下了二副反映腐败的官府对他实施软打整和表现他愤慨心情的对联。

其一

死死缠住死冤家,道紧不紧道松不松,层层八面兜天袋;

活活丢在活地狱,无刑之刑无罪之罪,真真一个鲊人坑。

此联中的“死死”“活活”“道紧不紧”“兜天袋”“鲊人坑”等均是巴渝方言俚语,并且非常的形象生动。如“死死缠住”“道紧不紧道松不松”等。

其二:

这才叫奈何天,只喊黄天莫睹青天,不牢不卡不监,哑然是个紧箍咒;

真走到相思地,栖身有地出头无地,没亲没戚没友,尽容人找松活钱。

此联中的“奈何天”“喊黄天”“不牢不卡”“紧箍咒”“松活钱”等均属巴渝方言俚语。

三年后,钟云舫脱离牢笼回到老家江津,他已是花甲之年。他终于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衙门不是为老百姓开的。老百姓告状,永远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罢,罢,罢——好拳莫把石包揍,有理不与衙门斗。于是,钟云舫在江津南城门外进城的大路旁立了一尊“戒讼碑”, 碑上刻了两副对联,告诫大家不要去打官司。

其一:

虽健讼岂无几串花销,倘从格外生枝,气死猴子闷死狗;

能吃亏自有一些果报,何必官前讨好,赢了猫儿卖了牛。

此联中的“几串”“花销”“闷死狗”“猫儿”等均属巴渝方言俚语。特别是“气死猴子闷死狗”“赢了猫儿卖了牛”句,很有乡村气息了,实际上说的是打官司是得不偿失。

其二:

不忍耐,宜吃亏,青石板惯出的闷头蛇,钱是硬的,气是软的,纵然屈到十分,还要忍之又忍;

受冤圈,才打状,黑衙门都是些瞎眼狗,人有七算,天有八算,倘若棋差一着,谨防冤上加冤。

此联中的“闷头蛇”“钱是硬的”“瞎眼狗”“七算”等均属巴渝方言俚语。

不久,钟云舫又干脆在城门外大墙贴上了二副关于百姓打官司的对联。

其一:

你来告状么?城中地,坐卧也须钱,一进此门,便要扎包起脚;

我劝息气者,署里人,凶横更可恶,万般没路,不如掉步回头。

此联中的“扎包”“掉步”等均属巴渝方言俚语。“扎包”指礼品。我们小时候就想大人走人户回来时给我们带回“扎包”。

其二:

银钱事,与性命牵连争小气,挖了护心油,赢了官司,不过一场虚体面;

衙门中,有鬼神管照逞阴谋,说些咬舌话,暗加圈套,须防两道立眉毛。

此联中的“小气”“护心油”“官司”“虚体面”“咬舌话”、“圈套”“立眉毛”等均是巴渝方言俚语。

钟云舫处于最底层,是草根,他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他吸收了人民群众的语言营养,“平日留心此道”,用方言俚语创作对联,“妙有现成俗语合之”。方言俚语写楹联,不仅通俗易懂,嘻笑怒骂,朗朗可诵。

这真不愧是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大雅大俗。

(流传地区:重庆、成都、江津、綦江、璧山、永川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lzdww.com/read-62669.html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