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1)对联写作第一讲 起源与发展

zydadmin  37

一.对联的起源演化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对联又叫楹联,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中讲究较多、要求较严的一种特殊文体。从格式上看,它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间有两个门框和一个门楣的特点相应地由三部分组成:

上联:第一句,也叫出句;

下联:第二句,也称对句;

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

上、下联是对联的主体,有和壁之妙,缺一不可。

另外,对联主要在实际运用中,上、下联文字不管多长,一般都没有标点,这也是格式上的一种特殊讲究。但也有例外。

1、桃符说

对联,又称为楹联,对子。近年有人提出,五代时期除夕题联已成习俗。最早的对联当属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

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记》有这段记载,说的是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一联于门上:

“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

其妹也作一联:

“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

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耐心等待审查。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这也是我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比较早的春联。

2.春联记

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他以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卷号为斯坦因0610号敦煌遗书为据:

岁日:

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又:

三阳回始,四序来祥。

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立春日:

铜浑初庆垫,玉律始调阳。

五福除三祸,万古□(殓)百殃。

宝鸡能僻(辟)恶,瑞燕解呈祥。

立春□(著)户上,富贵子孙昌。

又:

三阳始布,四猛(孟)初开。

回回故往,逐吉新来。

年年多庆,月月无灾。

鸡回辟恶,燕复宜财。

门神护卫,厉鬼藏埋。

门书左右,吾傥康哉!

《声调谱》作者赵执信明确指出:“两句为联,四句为绝(句),始于六朝,元(原)非近体。”

《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但当时并不叫'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

《易经·坤·文言》: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

大家熟悉的王安石《元日》诗为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值得一提的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三阳” 古时候:冬至为一阳生,阴历十二月(腊月)为二阳生,立春时节为三阳生。这里,三阳,也就是立春;始布:就是阳光普照。三阳始布--立春后阳光普照。。四序:指春、夏、秋、冬四季,春为四季之首。初开:春风吹又生了,万物开始复苏。“始布”、“初开”,是表达萌发新生的希望,有未来、有奔头。是祁福纳祥的吉利话。此联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较后蜀主孟昶的题联早240年。现在流传较广的是说东汉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文学家孔融有“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联,为孔融诗作中的摘句联,它距今已有1800年,比孟昶的“新春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要早700年,说此联应是距今最早的对联。

真正的春联的出现则是在明代,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补充阅读资料:据清梁章钜《楹联丛话》卷一载:浦城真西山先生,尝读书邑之粤山,名其斋曰“学易”,即今南浦书院地也。有联云:“坐看吴粤两山色,默契羲文千古心。”见《三才图会》。余尝主南浦讲席,拟为敬录此联,悬之楹柱,而因循未果。”此联距今至少有700年的历史了,为有记载的最早的书斋联。

古时作官之人常于衙署厅柱上自书楹联,或标明官署名称,或概括地理位置,或描写山川形胜,或申明施政宗旨,或以官箴戒约自勉,或效法古人为官,或省视自身功过,形成了一种很特别的文化,一种政治文化。目前已知的最早的衙署楹联为余玠所题。余玠南宋末期抗蒙名将,字义夫,号樵隐。淳祐二年(1242年)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后又兼四川总领兼夔路转运使。到任后,大改弊政,遴选守臣,惩杀悍将、溃将,整顿军政;轻徭薄征,设置屯田;修学养士,延纳贤才。他一到任,就在行署大门自题对联:'一柱擎天头势重,十年踏地脚跟牢。’ 据史料记载,寿联起源于北宋时期。旧《辞源》“寿联”条云:“宋孙奕《示儿编》:'黄耕庚夫人三月十四日生,吴叔经作寿联曰:

'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寿联之风始此。据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六所载,五代后唐(公元九二三年至九三七年)进士范质“遁迹民间”时,曾在纸扇上偶写一联用以自励,联曰:'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这是目前我国见于记载的最早的一副扇联。

3.发展

1.第一个发展期—唐代

说对联唐代已经产生,是有史实根据的。陆续发现的一些出现于唐代的实实在在的对联作品,便是有力的说明。方东先生就在《霞浦县志》和《福鼎县志》上发现了三副唐代的堂室对联。一副为唐乾符(874~879,僖宗年号)进士林嵩所题。联曰:

大丈夫不食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

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

到了隋唐时期,永明体日渐兴盛

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一时形成“摘句欣赏评品”的时风。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白居易的“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也难。”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诗人们的参与下,对联艺术得到了弘扬。除白居易外,唐代诗人大都有名联传世。

如李白的题湖南岳阳楼联:

天水一色

风月无边

杜甫题写的诸葛亮故居联:

三顾频烦天下事

两朝开济老臣心

骆宾王题杭州观潮亭联: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等等

2.第二个发展期——宋元明:对联的发展时期

对联自孟昶题写以后,便逐步推广开来。如果说用来替代桃符还只是它向社会迈出的决定性的一步,那么,到宋代就正式向各个领域深入了。到了宋代,在门上粘贴对联已是一种普遍的风俗。王安石在它的《元日》一诗中这样写到:

“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赵庚夫在他的《除夕即事》诗中这样写道:

“桃符诗句好,恐动往来人。”

3.第三个时期——清:对联的鼎盛时期

对联真正达到鼎盛时期在明清两代。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对骈体文及对联非常重视,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之中。因此得中的进士、举人,无人不通应对。由于皇帝垂青,身边大臣无不精研对工,以赢得主子的赏识。因一副对联而改变一个人命运者有之。为此楹风日盛,文人墨客以题联巧对为幸事,访胜寻古之际,不免撰联题字,以壮雅兴。在清代300年间,涌现了无数楹联高手,如纪晓岚、翁方纲、阮元、郑板桥、俞樾、袁枚、何绍基、孙髯翁、梁章钜等都有杰作传世。在这一时期,对联的范围逐渐扩大,凡是记述、抒情、议论都可入联,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长联形式。

如:

天下第一长联:云南昆明大观楼楹联,上下联各90个字,内容丰富,朗朗上口,可谓天下第一长联。大观楼长联是乾隆年间(1765年)的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所作。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zé),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zhù)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huán)雾鬓(bìn);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由于长联的出现,使得清代的对联在我国楹联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对联的兴盛和发展,还出现了一些汇集、记叙对联的专家学者,梁章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写的《楹联丛话》等几本专著,给后人留下最宝贵的资料,其他如梁恭辰、袁枚、王渔洋、谭嗣同、俞正燮等人也都有专著传世。清代对联的发展在四个方面比较突出:一是越写越长。二是越写越巧。把许多艺术手法都运用上了。三是使用越来越普遍和广泛。四是对联独有的整套格律-----马蹄韵不仅形成,而且已经完善。总之,对联在清代以来,进入了它的空前鼎盛时期。

4.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和外寇的入侵,中国陷入了苦难的深渊。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于是出现了许许多多忧国忧民之作。这之中尤以四川刘师亮为驰名。他于1929年创办《师亮随刊》,颇有影响。他气质洒脱,语言幽默、诙谐,作品讽刺性强,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反响。其他还有冯玉祥、孙中山、柳亚子、郁达夫、郭沫若等,都写过较有影响的名联佳作。从对联的发展史看,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

5.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人们从骈文和诗词歌赋中摘取自然成对的对偶佳句,题于壁、楹柱、书斋、桃符等物之上,就成了楹联;人们以口头语句相对,也是对联功用。这里强调一下诗赋中的偶句只是为对联的形成做了文学手段的奠基,对联在对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诗赋偶句和对联的区别还很大 ,后面的课程会讲到。只有当对仗句具有原创性,且作为独立文本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关于对联起源之争对实战并无多大意义,这里仅仅让大家粗略了解一下。本着以前未被国家定位,因此,没有专门文献记载。后世探求源流乃至于联律之争也属必然。值得高兴的是楹联发展到公元2007年(次年修订),中国楹联学会出台了一部纲领性的文献:《联律通则》,为我们圆楹联的中国梦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指南。

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字句对等 词性对品 结构对应

节律对拍 平仄对立 形成意联

这是对联的基本规则,也称为对联六要素。另一种说法是

字数相等 词性相当 结构相应 节奏相同 平仄相偕 意义相关 。

中国楹联学会颁发的《联律通则》

(2008年修订稿)

引 言

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为弘扬国粹,我会集中联界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形成了《联律通则(试行)》。在一年多的实践基础上,又吸纳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制定了《联律通则》(修订稿)。现经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予以颁发。

第一章. 基本规则

第一条. 字句对等。

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词性对品。

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 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 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五条 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 形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第二章 传统对格

第七条 对于历史上形成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

第八条 用字的声调平仄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但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第九条 使用领字、衬字,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以及三个音节及其以上的数量词,凡在句首、句中允许不拘平仄,且不与相连词语一起计节奏。

第十条 避忌问题。

(1)忌合掌。

(2)忌不规则重字。

(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第三章 词性对从宽范围

第十一条 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

(1)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

(2)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

(3)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

(4)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联绵、反义与联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介词与助词、联绵字互对等常见对仗形式;

(5)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乎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

第十二条 巧对、趣对、借对(或借音或借义)、摘句对、集句对等允许不受典型对式的严格限制。

附 则

第十三条 本通则作为楹联创作、评审、鉴赏在格律方面的依据。由中国楹联学会解释。

第十四条 本通则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2007年6月1日公布的《联律通则(试行)》同时废止。

诗情画意诗社谢谢您的惠临赏阅支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lzdww.com/read-62853.html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