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话题#评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年轻人报复性挤爆3.5分饭店#等话题登上热搜,引发不少网友共鸣。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曾经去过一些低分餐厅,味道却出乎意料的美味。而跟着好评或推荐,“跟风”尝一尝的网红餐厅,总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频频踩雷。(1月2日 《齐鲁晚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年轻一代习惯依靠在线平台系统的评价来做选择,无论是餐饮、旅游、住宿还是娱乐休闲,各种服务行业都在社交平台上建立了自己的阵地。现在年轻人摒弃高评分的饭店,转而探寻评分较低的地方,是为了避免高期望值带来的潜在心理落差。
一些店铺通过网络迅速走红,吸引众多顾客前来“打卡”,消费者的正面反馈进一步巩固了评分系统的权威性,使得“评价系统”在公众心中的地位日益提升。然而,也有一些商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采取各种奖励措施来“诱导”顾客给出正面评价,以此吸引更多的顾客光顾。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商家的实际环境和服务质量与评价所显示的水平不符,从而引起年轻人对评分真实性的怀疑。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同高分评价代表着高涨的人气,这种认知驱动着人们如潮水般涌向热门的场所,纷纷举起相机拍下照片,以此作为自己紧跟社会潮流的证明;在社交网络上展示自己的参与,以此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归属感。有些人为了追求这种体验,不惜选择那些评分高的餐厅,即使可能并不符合个人口味。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逐渐趋向理性,他们开始学会在消费主义的潮流中冷静判断,意识到热门并不总是等于优质,即便是评分颇高的餐厅,也存在“踩雷”的可能。他们开始重新审视个人需求,触发了内心深处的真实渴望;洞察流量背后的平台运作后,不再轻易被营销潮流所裹挟,因此摆脱了外界评价的束缚。年轻群体逐渐将目光投向小众店家,这不仅为店家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宝贵的空间,也预示着未来具有逐渐摆脱“景观社会”现象的可能,人们将更加注重现实生活的实际体验与感受,而不是社交媒体上的外在展现。
这一现象亦对我们提出了深刻的警示:一方面,平台亟需对其评分机制进行精细化调整,确保评价体系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平台应当构建起一套反操纵机制,对诸如刷分、操控评价等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的侦测与惩处,以维护评价的真实性。同时,平台还必须恪守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保障交易的公平性,并倡导各方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另一方面,商家应当将焦点回归到商品的品质提升上,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来吸引和留住消费者,而非依赖不正当手段,来短期提升流量或追求利益最大化。
年轻一代的消费行为,体现了对个人需求的精准把握和对内心渴望的深刻洞察,同时也是一种对消费环境中不公现象的自觉抵制。我们倡导平台和商家携手营造一个诚信、公正的消费环境,同时,也要鼓励消费者保持警觉,不被高分评价的表象所误导,而是基于亲身体验做出明智选择。唯有如此,才能共同促进社会消费模式的良性发展,形成一个更加健康、理性的消费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