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来了,只想过年咯!今天有三件“大事”可以做,喝粥、泡蒜、迎新春!
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眼见年关将近,腊八是岁末重要的第一站,这站过后,人们陆续置办年货,清扫屋子,制作各色美食,农历新年的氛围越来越浓了。
在忙碌的操办中,一碗浓稠与糯甜的腊八粥最抚慰身心,金黄的小米、白胖的糯米、圆润的莲子、脆生的红枣、牙白的扁豆、青绿的葡萄干……在一年最寒冷的时节,带来特别的暖。
作家木心曾感慨,“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东坡、剑南皆嗜粥,念予毕生流离红尘,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
很多时候,与其说是馋一口粥,沉溺于五谷本身的迷人风味,更多时候怀念的大概依旧是,曾经为我们精心熬粥的那个人吧。
是年少时,祖母在农村的灶台上精挑细选出豆子,用心熬煮,缕缕白烟糊白了结着冰花的窗户。
是读书时,家人不辞辛苦地早起,用热腾腾的粥为你供给营养,唤醒一天满血奋斗的动力。
是生病时,伴侣用汤匙送到嘴边的暖粥,每一粒米都充满了情感和关怀,被呵护的感受蔓延全身。
除了“粥”文化,腊八节这天还有不少特色食俗。
有人喜欢泡腊八蒜。剥了皮的蒜瓣,用醋泡在坛子里,密封置于阴凉处,几天后,原本白生生的蒜瓣就变得碧玉一般。泡过腊八蒜的醋,也“与有荣焉”,摇身一变,成了腊八醋。
在寒冷的北方地区,有吃腊八冰的习俗。“来年成不成,先看腊八冰”,人们起个大早敲下第一块冻结在泉边、河边的冰,一口嘎巴嘎巴全吃下去,据说吃了来年可消病除灾。
如果你常在外面走,还会发现各地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腊八美食”。
腊八面,是关中平原上腊八节的点睛之笔。
为了在腊八一大早就能吃到这碗面,不少当地人在前一天晚上就开始泡红豆。泡好的红豆煮汤,下入做成韭叶形的面条,面煮好之后,泼入葱花油,再浇上做好的臊子,一碗美味的腊八面就做成了。
腊八豆腐,则属美味的徽州味道。
上等黄豆做成的豆腐,切成或圆或方的小块,抹上盐水,放在冬天的太阳下慢慢晒。日头吸走水分,时间渗入盐分,这块豆腐就变得色泽黄润,入口松软,吃起来又香又咸,几个月都不会变质。
而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两大高原交界处,青海西宁人则用一碗麦仁饭,来完成腊八的仪式。
麦仁饭其实也是一种粥。前一天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入青盐、姜皮等佐料。牛羊肉与麦仁经过一夜文火熬煮,早已融为一体,变得黏稠鲜香,一口下去,麦仁滑腻细嫩,再喝一口汤,暖和又养胃。
这些食物明明很普通,却因承载了人们朴素的愿景而分外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