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家长群的通知是突然下发的。2023年12月,湖南一所重点高校大一学生许燃的班级群弹出消息,为方便宣传各项事务,学院现建立家长群,请学生通知家长添加辅导员微信。当天,没有老师的班级群“快炸了”,刚走进大学校园不到半年的学生们,第一次感觉遭到学校的“背叛”。许燃听说,学院辅导员也很无奈,但只能服从学院的规定。
得知建家长群,许燃的爸妈非常赞同,他们希望了解女儿平时在做什么,也能提醒她该做什么。此时,临近期末考试,辅导员给家长发了考试安排,没过多久,许燃便收到爸妈的提醒,“好好准备考试”。她仿佛被拉回了高中,爸妈时刻关注她的学习,甚至记得高中班里大部分同学三年成绩的起伏。许燃高考最大的动力,便是逃离父母,考一个离家远一些的大学,“家长群把我打回了原点”。
近期,“大学也有家长群”的话题在社交平台引发讨论。在大众认知中,家长群只存在于中小学,大学生已然成年,大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交集,大概只是送孩子上大学,或去参加毕业典礼。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学建家长群的趋势正在蔓延。大学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处理各种难题的关键阶段,但家长却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急切走近孩子。大学是否有必要建家长群?家长、学生和学校的边界又该是什么?
家长群主要有两类形式:一类是由大学某个学院成立,辅导员为群主,主要发布学校的通知、成绩等,以加强家校沟通;另一类由家长自发组建,以学校、年级、学院或班级来划分,群里没有学校的老师,家长们互通有无,分享和孩子学业、生活相关的信息。
上海财经大学大二学生周可所在学院的家长群,甚至在新生入学前就已建好了。2022年暑假,她收到学校的通知书,还没开学,辅导员便添加周可家长的微信,并把他们拉进家长群。周可这一届的学院新生共200多人,群里有300多位家长。
周可预感“会被父母和老师联合制约”,这一担忧很快得到应验。大学期间,比赛通知、奖学金获奖名单、贫困生补助申请等信息被发给学生时,家长群会同步收到通知。周可爸爸关心成绩,他看到群里奖学金的名单,便会问女儿,“你怎么没拿到高等奖学金?认不认识拿国家奖学金的同学?要跟优秀的同学搞好关系”。周可的妈妈关注比赛,她认为,辅导员把信息发在群里,就是希望家长起到督促作用。周可很快也会收到妈妈发来的一串问题——你有没有参加?为什么没有参加?其他同学有没有参加?别人参加了你为什么不参加?
家长也会主动在群里向辅导员咨询学校的情况。早在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时,武汉大学一个重点班的家长群截图曾在网上引发热议。大四学生的家长们在群里向校方提议,该重点班的学生“都应该保研,而且应该保到更高一级的学校”,还有人要求,男生和女生要分开保研,工科专业要给女生更多名额。
供职于黑龙江一所市属高校的林红,担任高校辅导员近30年。她向《中国新闻周刊》自嘲说,近几年来,自己管理的家长群,已经从最初学校信息的公示栏,演化成了“AI问答机器人”,扮演AI的便是辅导员本人。家长群一般在大一第一个学期最为活跃,新生家长们迫切想了解孩子是否适应大学生活,他们的诉求往往是“我要看什么,我要知道什么”。各式各样的问题向林红涌来——有家长想知道孩子军训的安排;也有家长没有来送孩子,想知道寝室怎么样,让辅导员介绍,并发照片和视频。
家长们找不到“组织”,有人便自发组建“民间”大学家长群。这类家长群,没有老师加入,但管理严格。中国农业大学一位大四学生的妈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儿子大一时,推荐她进到了一个农大家长QQ群。进群需要经过审核,提交孩子的就读信息认证,通过后,还要把群昵称改为网名+生源地省份简称+孩子年级专业。她所在的家长群有2800多人,接近QQ群人数上限3000人,如果人数满了,想进群的家长得排队,有人退出后才能申请加入。
大学生的班级群除了发通知,常年没人说话,相比之下,“民间”家长群要热闹得多。上述家长在群里看到,有家长会询问如何给孩子转专业,毕业了如何转户口。还有人联系不到自己的孩子,在群里求助,很快有人将学校男生和女生宿舍的电话号码分享到群里。甚至还有家长在群里给孩子发布恋爱交友帖,“有人会说,儿子毕业后要到某个城市工作,群里也有当地的家长,他们就会问,能不能给孩子介绍女朋友”。
浙江一所医学院大四学生阿布在入学不久就发现,爸爸不知从什么渠道,加了一个“民间”学校家长群。阿布的爸爸很少在群里主动说话,但会认真看群聊内容,并把一些信息转发给她。2023年11月。她收到爸爸从群里转的一份学校保研文件,上面包括学生所选研究生方向、身份证号码、成绩排名等许多个人信息,由一位家长传到了家长群。“他们把如此详细的个人隐私信息发到鱼龙混杂的群里,供大家议论和比较,我无法容忍。”阿布对《中国新闻周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