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一个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汉字,除了指传说中有角有尾、有鳞有爪,能飞天入海、兴云作雨的神兽之外,还有什么含义?龍字又是如何简化成龙字的?
龍字拆分
“龙”的繁体写作“龍”,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飛之形,童省声。凡龍之属皆从龍。力锺切。”唐本《说文》作“从肉,从飛及,童省”。从肉,是指龍字的左下部分“月”,是指肉类;从飛或飛之形,是指龍字右下部分,是飛字省减笔画后的形状;从及,是指龍字的右上部分如同镜像翻转后的古文及字;童省,就是童省声,表示声符的部分,即龍字左上部分“立”,是童字省减笔画而来,龍的韵母和童的韵母相同,龍的发声可由力锺二字反切得来,取力字的声母L和锺字的韵母ong。
许慎没见过龙,却把龙说得神乎其神,这当然不是科学的态度,但代表了汉代人对龙这种神异灵兽的认知。许慎在解释“龍”字时也是望文生义,像上文那样把一个字拆得七零八碎,自然不能得出靠谱的结论。许慎的解字,还不如徐铉的注文准确,徐铉注释称龍字“象宛转飞动之貌”,还是相对靠谱,龍字就是一个象形文字,刻画的是龍这种生物的形态特征。
要认识龙字,还是要从甲骨文来看,许慎没有见过甲骨文,他的望文生义也是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