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找搭子也不走亲戚?学者谈断亲
【#宁找搭子也不走亲戚?学者谈断亲#】春节假期期间,有一个话题“断亲”,引发热议。月13日大年初四,关于“农村悄然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断亲”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有学者将青年“断亲”总结为懒于、疏于、不屑于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的一种现象,简单讲就是基本不走亲戚,而不是一种正式声明的断绝亲戚关系。
以前,进城打工或者谋职的人员返乡一票难求,很多人买了几十个小时的火车站票就是为了回老家过年。如今,过年期间火车票依然难买,但更多是去旅游,小县城宾馆因此爆满。从这个意义上讲,“断亲”背后其实是现代化过程中个人意识的崛起。
很多亲戚一年见一次,甚至几年见一次,平时没有联系,“走亲窜戚”或者随份子钱等开支,是维持人情的成本,而自己主动选择的社交支出,例如找搭子吃饭等,更多是发展关系的成本。
如今,人们倾向于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交对象和方式,而不像过去顺从习俗的强制或者父母亲戚的社交捆绑。这种主动选择是基于自己的情感、兴趣或者功利动机。
人们宁愿从网上寻找精准匹配的“社交搭子”,也不愿意去麻烦自己的亲戚或者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