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冬季节气,也是进入“小雪”前的分界点。立冬时节,气温逐渐下降,大地进入冬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人对立冬节气的描绘吧。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描述的正是立冬节气的景象。白日斜照,山色逐渐收敛;黄河水流不息,源远流长;而雀鸟则相继南飞,远趋暖地。诗中"欲穷千里目",表达了人们愿登高望远、克服困难、开拓进取、追寻理想的进取精神。正是古人那种坚毅的精神,推动着人类的文化不断进步。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这首词描绘了立冬这个冬季节气的一个寒冷的夜晚景象:孤月半空,清辉照人;儿童未曾感觉到饱受战乱的长安,但是成年人却已刻骨铭心地记住了那个遥不可及的故园。冬季本就是一个渐冷的季节,而此刻的深夜时分又独自凝望着落满银河的天空,许是古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感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古人在每个节气中都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但这些描绘却往往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哲理。《陋室铭》的这句诗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恰能发挥立冬节气的意境。虽然这个季节并没有大雪纷飞,但这个时节总是充满了一种清冷幽静的气息。古人说,在那清冷幽静中,可以看到水中的龙灵,松林深处隐有仙境,这正是古人对立冬的赞美。
立冬这个冬季节气,有着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象。正是古诗词中的这些描述,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到立冬的精神内涵。古代诗人们描绘的景象,也许早已不存在,但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诗句,感受到立冬的气息,以及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