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童,闹得不只是海,还有整个中国电影业。
《哪吒之魔童闹海》,正在打破多个影史纪录。
仅用8天,就成为最快达到50亿票房的影片,而今超过名列影史第一!其二,加上第一部的票房,小哪吒成为影史首位3岁百亿影人;其三,猫眼专业版的预测总票房超过90亿,若能实现,成为第一部接近百亿票房的电影,可以说是遥遥领先。
打磨剧本两年,制作三年,除了叙事讨喜,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特效。《哪吒之魔童闹海》有1948个特效镜头,参与制作人数超过4000人。
相比前作,制作难度升级——
电影第七场,龙族带领海底妖兽通过虚空裂口穿越到陈塘关,无数妖兽的铁链交互容易穿帮令特效师们叫苦不迭,一分钟大戏的分镜画了半年;哪吒冲破穿心咒的短短十秒,既要让观众感到哪咤的疼痛,画面同时又要具有美感,历经几十个版本,团队花费一年时间。
导演饺子在采访中透露,他本来寄希望于找到一些国际制作团队助力重点镜头,尝试外包后发现效果并不理想。有传闻,本来“哪吒2”交给了泰国特效公司MONK,MONK交来的demo也不错,但制作过程令饺子不满意。最后,由中国的特效公司们承接下来,完成了这场视觉盛宴。
“哪吒2”并非中国特效技术崛起的首次证明。
2019年和2023年春节档,《流浪地球》与上映,标志着中国电影工业化迈上新阶;2024年8月20日上线的游戏《黑神话:悟空》是中国首款“3A”游戏,并在同年获得Steam大奖“年度最佳游戏”,成为中国游戏走向国际的新标杆;如今,《哪吒之魔童闹海》正在冲击中国影史票房冠军位置。
2023年11月,「文娱春秋」发表《特效业生死劫》一文,引发业界巨大反响,留言区里,也有不少从业者诉苦。而今,爆冲影史第一,现象级爆款诞生,中国特效行业的生态,会变得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