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除死无大事,人的这一生就像一本书,有人翻到最后是句号,也有的人是省略号”。
“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电影《人生大事》的殡葬背景加社会底层的治愈系故事,让无数观众在泪水和大笑间感叹唏嘘、百转回肠。
不过,我的职业习惯却让我紧紧盯住了莫三妹,这个卑微的殉葬师,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我自己,看到了我的来访者,也看到了身边的你我他。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内容,不是屌丝逆袭人生,而是平凡的个体自我认同、与自己和解的故事。
01
莫三妹,明明是个粗糙老爷们,也在人间折腾了二三十年,或许是因为在河里捞死人而搭上性命的二儿子,古怪的殉葬师父亲给小儿子起了这么个不明不白的女性化名字,期望他命贱好养。
街坊邻居面前,拄着拐杖的父亲总是左一句“三丫头”右一句“三丫头”劈头盖脑地责骂他。
也难怪父亲嫌弃他,莫三妹胸无大志,没什么事上心,为前女友打架入狱,出狱后却被前女友戴了绿帽子;整单差事干个活吧,还被污蔑偷死人东西,只能脱光衣服自证清白;开着辆“去天堂”殡仪服务小破车,走到哪里都被人鄙视驱逐;想转行吧,倔强的父亲要赶他出门。
这个处处碰灰、灰头土脸的莫三妹,在父亲面前夹着尾巴,在街坊邻居面前大大咧咧,一个人独处时却迷茫绝望。
为什么我们对莫三妹的经历感同身受般同悲喜共欢乐?因为我们在莫三妹身上看到了我们自己。
即便你是一个位高权重的大领导,在下属面前说一不二果断强悍,可在自己领导面前的那份谨慎卑微如履薄冰,像不像莫三妹赔给客户的笑脸?
或许你是一位了不起商业领袖,在商海叱诧风云颠倒乾坤,可在利益的尔虞我诈中,那份沮丧挫败,像不像莫三妹在喜庆婚纱店邻居前万千草你马翻滚的内心?
又或你是一个风光无限的公众偶像,粉丝面前光鲜靓丽仙气飘飘,可在幕后的沉寂时,那份被人间烟火熏燎呛咳时的孤独无助,像不像莫三妹被压在五指山沙发下无法见人的模样?
何况,平凡如身边你我他,琐碎生活里一地鸡毛,那些尴尬无奈、焦虑担忧时刻的感受,哪个不是莫三妹附体?
然而,莫三妹的痛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自我认同有问题,影片开始,莫三妹呈现了自我认同危机。
02
什么是自我认同和自我认同危机?
英语单词“认同”(identity)常用于表示某些事物是相同的、一致的,或者就是它本身。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认同”(identity)一词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是个体与一个人有情感联系的最初表现形式。
莫三妹家传殡葬师饭碗,刑满出狱后更是社会的边缘人,他无法认同自己的家庭和成长经历,周遭社会更无法认同他的身份。从小到大,莫三妹是缺乏自我认同的。
自我认同危机,是艾里克森的同一性发展理论(Theory of identity development)中提出来的,埃里克森认为自我认同感是一个复杂的内部状态,它包括了我们的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过去与未来的连续性。
自我认同的形成是青少年时期不断探索和承诺的结果,如果个体不能建立并保持自我认同感,就会出现自我认同危机,不能确定自己是谁,不能确定自己的价值或生活方向。
我有一个来访者,从小家境艰难,寄人篱下,经常居无定所,内心一直有个卑微的自我,担惊受怕;成长过程中为应对社会刻意打造自尊傲娇的人设,形成一个“装逼耍酷”的自我。
可是,卑微弱小的自我总是担心装逼耍酷的自我冒犯他人、被他人嫌弃。两个自我天天打架,恨不得掐死对方。两个自我还不定期切换身份粉墨登场,不受我来访者主观意识的控制。
就这样,我这个来访者就在无法预测的情绪状态中痛苦挣扎,他不知道:我下一刻是谁?别人会怎么看我?今天早上我为明天甚至今天下午制定的计划能够有效执行吗?他的困难就是自我认同危机。
而莫三妹,女友嫁给了好朋友,女搭档也嫁给了自己的伙伴,父亲姐姐成天责骂他,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他接受不了自己的无能窘困,消极摆烂。
他更无法接受殡葬师的家传职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接单工作,也只是为了糊口和应付父亲,让老父亲把房子过户给他。莫三妹处在典型的自我认同危机中。
03
生活中你我他,某些时候也会出现自我认同危机。刻骨铭心的失恋,职场上的翻车,重要竞争的失败,挚友或伴侣的背叛,某些冲动之下魔鬼附身的作死自己…… 那一刻,我们可能会严重地怀疑自己:我是谁?我怎么了?我怎么不认识我自己了?
生死之外无大事,世间你我皆凡人,为了与这个世界舒服相处,我们都需要自我认同。
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是能理智地看待并接受自己以及外界,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既从这种认同感中巩固自信与自尊,又不一味地屈从于社会与他人的舆论,是个体对自己所思所做的一种认可感。
自我认同包含自我了解和自我实现两部分。
自我了解就是对自我所处环境的适当评估,对所扮演角色的正确认知和对于理想与现实能力的掌握。包含了以下内容:
1、我是谁,我的本质是什么?2、我是怎么样的人,我的个性、特长与能力如何?3、我想做怎样的人,我的愿望和理想是什么?4、我应该做怎么样的人,我的道德和价值观是什么?
小哪吒武小文阴差阳错闯入莫三妹的生活,让莫三妹终于有了“上心的事”。莫三妹慢慢发现,自己除了是父亲姐姐眼里的“三丫头”、上天堂的殡葬师、失败的底层屌丝,他还能当小文的爸爸,一个能让孩子全身心依靠的坚强父亲;他有能力带给失去亲人家属的慰藉,是这世间有钱也买不到的奢侈。
他看到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宝贵价值。随着影片故事情节的推进,莫三妹探索着进行着自我了解。
自我实现是更高层次的人性需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性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是最高级需要,是自我完善、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的需要。
影片后段,莫三妹与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过去和解,便放下了包袱,开始真正为自己活,工作上的创造力迸发。
莫三妹的老父亲在遗书中给儿子出了最后一道难题:要办一个不一样的葬礼,干干净净地来,体体面面地走,不能多花钱,骨灰要放在他自己准备的奶粉罐子里。最后莫三妹将父亲的骨灰做成烟花,在大海边的夜空中砰然绽放。父亲的骨灰化作天边的璀璨星星,温柔地陪伴莫三妹自我实现的人生道路。
需要指出,与自己和解,自我认同,既不是躺平,也不是内卷。
如果是一朵花,就努力绽放,开出自己的形状和颜色,散发属于自己的芬芳,而不必羡慕天边彩虹的绚烂多彩;如果是一棵小草,就让自己从土壤从石缝里钻出,迎接阳光雨露,葱葱郁郁,而不去奢望自己变成参天大树傲视绿野。
自我认同,需要有觉知地理解自己,发挥自我的能动性,以行动应对焦虑,脚踏实地活在当下,并且为自己的任何行为和选择负责。
莫三妹父亲临终前告诉他,当殡葬师需要一份圣人心,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苦心,接纳了这份职业,莫三妹开始用心记录每一单生意,歪歪扭扭如蚯蚓般笔迹的笔记,显示他对这份工作的上心,整齐的工装和隔离服,是他走向专业的标志。
莫三妹选择了尊重自己的家传职业,将这份外人眼中卑贱的职业做到专业而神圣,赋予它尊严和爱的温暖。
“大不了就重新来过,大胆又繁荣又自在地向上生活!”
看完电影,用心感受藏在我们自己身上的莫三妹,让我们与自己和解,自我认同。仰望天空,满目星光,都是我们种下的爱和牵挂。
不躺平,不内卷,努力生活,人间值得。
文/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张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