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生活观察-“二阳”是否增多?疫情形势会发生变化吗?-权威专家回应热点关切

zydadmin  39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题:“二阳”是否增多?疫情形势会发生变化吗?——权威专家回应热点关切

近日,网络上关于“二阳”的声音引发关注,有报道称部分城市三甲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上升。“二阳”病例是否增多?再感染风险有多大?新冠疫情会大幅回升吗?如何做好科学防护?针对这些热点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多位专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专门作出回应。

发生规模性疫情可能性不大 报告病例中绝大部分是轻症

问:近期发热病人是否增多?“二阳”病例是否增多?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从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监测数据来看,4月中下旬以来,全国报告的新冠确诊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但近一周来,上升趋势有所减缓。发热门诊的监测数据也显示出类似趋势。监测数据还显示,报告的确诊病例中绝大部分是轻症。

5月9日22时许,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发热门诊护士姜迪为一个儿童采指血。

专家总体研判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局部地区不排除新冠病例继续增多的可能,但我国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内不会对医疗秩序和社会运行造成明显冲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最近接诊的发热病人,相比一个月前有所增加。检测下来,新冠阳性病例占比不大,其中大部分是轻症。

从接诊情况看,近期的发热病人中大部分是首次感染新冠病毒。不过,最近1至2周发现,二次感染的比例有所增加。

“二阳”症状相对更轻 重点人群防护要“关口前移”

问:“二阳”症状如何?哪些人要特别注意防护?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无论是初次感染还是二次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临床表现均集中在上呼吸道。我国当前大量人群体内还存有保护抗体,即使二次感染,症状普遍较轻,病程相对较短,重症病例也很少。

目前,预防工作应重视既往未感染过的人群,特别是没有打过疫苗、有基础疾病的高龄老人等。建议高风险人群要始终注意个人防护,“关口前移”尽可能避免感染。这类人群一旦出现感冒、发热症状,应及时筛查,确定感染新冠病毒后要第一时间就医。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及时氧疗,对于降低重症风险十分重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根据临床观察,二次感染的人群总体比第一次感染表现的症状要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喉咙痛。

脆弱人群如65岁以上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肾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或者患有血液病、淋巴瘤等疾病的人群,容易二次感染,感染后容易重症化。因此,这类人群一旦出现发热,尤其是家庭成员或周边人群已经明确新冠感染,要及时做核酸或抗原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

XBB成为主要流行株 致病力无明显变化

问:我国目前主要的新冠病毒流行株是什么?致病力有什么变化?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上旬,XBB系列变异株已成为我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境外输入病例中占比达95.6%,和全球情况基本一致。从我国和全球监测数据来看,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各亚分支相比,XBB系列变异株的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康敏:随着XBB系列变异株持续输入,以及人群抗体水平逐渐下降、五一假期人员流动增多等原因,我们观察到部分地区的疫情水平有小幅回升,这也符合全球奥密克戎变异株波动流行的规律。

近期发热门诊就诊量有所增加,但和4月份流感高峰期相比,仍处于低位。当前,新冠疫情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流行曲线也比较扁平。根据监测结果综合研判,新冠疫情出现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低。

做好科学防护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问:普通人“二阳”后如何对症治疗?怎样做好科学防护?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大多数人免疫力正常,感染了新冠病毒不必恐慌,对症处理即可。目前从临床看,人群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后总体症状较轻,不少患者以咽喉疼痛为突出症状,从中医来讲是风热感冒加点“湿”或“燥”的特征,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清咽利喉类型的中药药物。

在预防方面,公众可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勤通风、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加强自我健康监测。若确定感染了新冠病毒,应避免带病工作、上学,建议在家充分休养,待完全康复后再工作、上学。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上呼吸道和咽喉是人体的门户,不论是流感病毒还是新冠病毒,或是细菌感染,都可能导致咽喉肿痛。应注意鉴别,区别对待,对症规范治疗。

同时,坚持保持手卫生、勤通风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有助于减少传播风险、防治各类传染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lzdww.com/read-42905.html
上一篇下一篇

随机主题
古风描写眼神的句子(形容眼神的优美句子)古风描写男子眼神冷漠(形容男子眼神冰冷的句子)(2025-2-7热点)-黄晓明悼念黄旭华:先生一路走好 深感荣耀曾饰其角色!(2025-2-7热点)-《流星花园》中已有5位演员先后离世,最年轻的才28岁关于大自然的句子简短一年级(简短风景八个字句子)关于时间的句子小学一年级小学生(小学生格言)(2025-2-5热点)-返工人把高铁吃成流水席:春节假期后高铁成打工人新“餐桌”(2025-2-5热点)-高速免费通行结束前上演速度与激情 只为省下几十元关于友情的唯美句子摘抄大全(伤感的句子)关于友情的唯美句子摘抄大全(珍惜友情最感人的句子)关于友情的唯美句子八字短句(友谊最暖心一段话八字)(2025-2-4热点)-大S最后签名曝光,朋友圈深情寄语引发热议!(2025-2-4热点)-大S最后1条发文内容令人唏嘘!她曾这样谈生死(2025-2-4热点)-关于用Deepseek深度思考回答人的虚我与原始体之间顿悟的问题家长感谢老师最暖心短句子(给老师留言的暖心句子)家长敬师卡内容怎么写(简单的敬师卡句子)(2025-2-3热点)-今年流感特别凶?无论中没中招,防治秘籍用得到!(2025-2-3热点)-流感高发,请抓住“黄金48小时”!夸老公能力强的话(怎么夸老公厉害的句子)(2025-2-2热点)-清华女硕士“下岗再就业”,蓝翔技校学厨为哪般?(2025-2-2热点)-2025年电影市场开门红,春节档票房破31亿,《哪吒》领跑!(2025-2-2热点)-74岁刘晓庆现身洛杉矶,真显年轻,飙金句“不靠颜值要靠才华”励志短语句子大全简短一年级(励志名言短句激励简短)励志经典正能量短句文案(励志正能量文案句子)(2025-2-1热点)-电影《唐探1900》新春首映礼上,王宝强分享为角色制定了健身计划…(2025-2-1热点)-春晚人形机器人“福兮”:失误中的幽默与科技的完美结合(2025-2-1热点)-王宝强减重30斤 周润发的跑友圈又添新成员(2025-1-31热点)-春节:文化传承中的年味与仪式感(2025-1-31热点)-王菲背后心酸故事:母亲去世的真相与哥哥的孤单人生(2025-1-31热点)-初三是一年中最适合躺平的日子 安睡迟起养精神(2025-1-31热点)-知名女星上春晚,眼尖的网友着急喊话!本人曾回应→人生感悟句子精辟镀金的东西(感悟人生的句子经典)(2025-1-30热点)-春节限定!彩色花馍,一口咬出新年好滋味.
最新回复(0)